古钱币开元通宝价格
-
面议
积累学识、深入实践是古钱币鉴定的必要条件
更宽泛的钱币鉴定内容对鉴定者的学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定者不但需要具有较为广博的钱币学和货币史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许多随机的场合中,鉴定钱币没有查考资料的条件,要求鉴定者在短时间内动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钱币的要点形成自己的看法。我感到学会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非常重要。钱币鉴定的过程,其实就是以鉴定者所掌握的知识与钱币自身所携带的信息交互印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鉴定者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和判断是得出正确结论的。
钱币如非当朝所铸,又可确认不是假钱,其究属什么性质的钱币呢?我国古代有祭祀历代帝王的习俗,笔者认为这些钱币就是后朝铸制的祭祀历代君主的钱币。前文谈到钱币有证史的作用,明察明鉴这类钱币的意义就在于避免误证。比如金代卫绍王完颜永济受其兄金章宗完颜景临终托付,保护两位皇嫂的遗腹子长大继承皇位。他当时必定是又想篡位又怕暴露行迹。所以改元“大安”时确有可能根本未铸钱币。上述钱币中已见“大安通宝”、“大安元宝”两种篆书小平钱,如果认定其为当朝所铸,大安年间未铸钱的历史就得改写了。同样道理,如果认定楷书“永寿通宝”、“永寿元宝”、“建安通宝”皆为东汉当朝所铸,我国铸制年号钱的历史就要提前到汉代,楷书也要出现在汉代人的笔下了。这种误证岂不是造成了地混乱?当然,祭祀历代帝王的钱币也有其自身的文物价值
钱币鉴定是钱币学研究的基础,也是钱币收藏的基本功。要收藏钱币,要鉴定钱币,要确定其真伪,确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或者说科学价值)。归根结底,是要确定它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然后才能给它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分和待遇。
要对钱币作出正确的判断,实际上是熟悉钱币的一个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实践,接触的钱币多了,过手的钱币多了,阅历就丰富,积累的经验就丰富,头脑中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就多,识别钱币的眼力就会提高。钱币市场的火热,单枚钱币的价位也越来越高,一个不慎就会巨额钱款打水漂,并且有很多的商人为了高额赚取利润,不惜借用高科技来伪造真稀钱币流入市场,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