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提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经验丰富
-
面议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将知识产权放在企业管理的战略层面,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依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要求,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在企业的资源管理、基础管理、实施运行等方面进行贯标,可以有效规范研发、生产、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产权侵权、被侵权、流失的风险,并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对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持续、健康、良性发展和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巩固企业市场地位有着作用。
自从2013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之后,对于很多企业思路上面有了一个基本的指导,为了推动这项工作,也给与了很大的支持。
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针对国内一般企业的现状,提供了基于过程方法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型,特别是针对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对各经营环节的风险排查时机、风险排查方法以及风险管理要点提出规范化要求。正因如此,为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能力。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来规范管理知识产权获取、保护、管理和运营的环节,保护创新成果,以知识产权支撑和助力企业发展。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内容是什么?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3、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4、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外部审核流程:
天早上审核员组织高领导人和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半小时会议;
根据审核计划依次通知各部门代表人带上审核资料等待审核员的审查询问;
第二天下班前审核员组织高领导人和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半小时末次会议。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十个步骤:
1、贯标启动:成立企业贯标工作小组;
2、调查诊断:进行调查,出具体系诊断报告;
3、体系构建: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手册编写:编写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文件;
5、发文贯标:颁布体系,开展宣贯培训;
6、实施运行:运行体系,做好记录;
7、内部审核:企业进行内部审核;
8、管理评审:企业高管理者进行评审;
9、模拟外审:按照标准实施现场模拟外审;
10、贯标认证: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