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迎春花基地供应,60公分迎春花种植基地
-
面议
迎春花是木犀科、素馨属的落叶灌木植物,一般是丛生,别称很多,也叫做小黄花、金腰带、黄梅、清明花、黄素馨等。迎春花的株高约30-500厘米左右,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叶子形状为卵形至矩圆形,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开小黄花,花朵边缘有外染红晕,带有清香。
迎春花是木犀科素馨属植物,别名黄素馨、金腰带,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主要是利用扦插法进行繁殖。枝条下垂,叶片对生,花朵一般单生在去年生小枝的叶腋,花梗2-3mm长,花冠黄色,花萼绿色。它喜欢疏松、肥沃且排水性好的土壤,不耐碱性土壤,喜欢阳光,稍耐阴,略耐寒,耐干旱,怕水涝。
迎春花: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纷披状。3小叶复叶交互对生,叶卵形至矩圆形。花单生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有清香,金黄色,外染红晕,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迎春花栽培历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诗《代迎春花召刘郎中》以及宋代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和明代周文华撰《汝南圃史》均有记载,迎春花现在为河南省鹤壁市的市花。
迎春花原产于中国,现在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栽培。迎春花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在酸性土壤上生长旺盛,碱性土壤上生长不良。迎春花的繁殖方式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压条或分枝繁殖。 《本草纲目》中记载迎春花:“散瘀,消肿止痛。”迎春花泡茶具有消炎、、改善微循环等功效。 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 现为河南省鹤壁市的市花。 迎春花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 红楼十二钗中,有贾府二小姐名唤“迎春”,此女落落寡合,不喜与众钗黛为伍,颇类迎春花凌寒开的秉性。
迎春花的花朵多生在小枝的叶腋处,少数生在小枝的顶部。花苞片呈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的小叶状,花冠通常为黄色,在生叶前开放,开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2-4月份。
迎春花喜好阳光,也能在半隐蔽的环境下生长。温度方面不耐严寒,只有在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地越冬。
迎春花比较害怕涝害,要用疏松的,排水性交好的肥沃沙质土来进行培养。酸碱性方面喜酸忌碱。
迎春花有着“相爱到永远”的美好意义,同时还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
迎春花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在华北地区和鄢陵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育植技术: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内扦插后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进行。生根后分栽,亦可分株或压条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