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供应维生素C
-
¥20.00
维生素C 的结构类似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其分子中第2及第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出H+,故具有酸的性质,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但其反应是可逆的,并且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具有同样的生理功能,但脱氢抗坏血酸若继续氧化,
中文名: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英文名:Vitamin C( L-Ascorbic acid)
规格:≥99%
分子量:176.14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保体免于自由基的威胁,维生素C同时也是一种辅酶。其广泛的食物来源为各类新鲜蔬果。
维生素C可以是氧化型,又可以是还原型存在于体内,所以可作为供氢体,又可作为受氢体,在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抗体形成。高浓度的维生素C有助于食物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为半胱氨酸,进而合成抗体。
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使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为易于吸收的二价铁,从而促进了铁的吸收。此外,还能使亚铁络合酶等的巯基处于活性状态,以便有效地发挥作用,故维生素C是贫血的重要药物。
促进四氢形成。维生素C能促进还原为四氢后发挥作用,故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有一定。
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体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后,可以缓解铅、汞、镉、等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预防。许多研究维生素C可以阻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预防。
清除自由基。维生素C可通过逐级供给电子而转变为半脱氢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过程清除体内超负氧离子(O2-)、羟自由基(OH-)、有机自由基(R-)和有机过氧基(ROO-)等自由基;使生育酚自由基重新还原成生育酚,反应生成的抗坏血酸自由基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被NADH2的体系酶作用下还原为抗坏血酸。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抗氧化剂,它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氧化,去甲和肉碱的合成以及细胞血铁素还原与转移到细胞中,也为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化所,羟化脯氨酸和赖氨酸是胶原的组成成分,而胶原则为软骨和骨骼生长所,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营养物质。
:
一、2760-2011作为抗氧化剂):小麦粉 0.2g/kg;浓缩果蔬汁(浆)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去皮或预切的鲜水果5.0(公告2010-10-21);去皮、切块或切丝的蔬菜5.0(公告2010-10-21)。
二、 1.GB2760-2002(h/kg):啤酒0.04;发酵面制品0.2;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豆奶饮料,0.5;乳粉0.3~1.0;糖果 1.5(糖果用香料中);胶基糖果0.63~1.26;豆奶粉、豆粉,0.4~0.7;果冻,0.12~0.24;硬糖2~6;即食早餐谷类食品 0.3~0.75;可可粉及其他口味营养型固体饮料1~1.25(相应营养型乳饮料按稀释倍数降低使用量)。
还原性
分子结构中的烯二醇基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成二酮基而成为去氢抗坏血酸,去氢抗坏血酸在碱性溶液或强酸性溶液中可进一步水解生成二酮古洛糖酸而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