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网络的危害主要是:
,孩子因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可,就到虚拟世界里寻找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第二,孩子把感情寄托在虚拟世界,现实里无法得到的满足,借以在网络里实现,有时会被骗或者为报复去骗人;
第三,男孩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刺激,打发时间;
第四,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在他们沉迷网络后会脱离和忘却,工作生活不开心、无聊的时候,想到的是上网,不分昼夜地沉迷于网络世界;
第五,上网使他们的开支出现的黑洞,从而容易导致违法犯罪。
当代社会网络发展得非常迅速,也给社会带来很多益处,可是网络的弊端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孩子。现在的孩子沉迷网络、不爱学习。更有甚者与父母决裂。归结起来,都是网络惹的祸。要想让孩子远离网络,父母向孩子说明网络的利弊和危害,让孩子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还能让孩子借网络来学习,真是两全其美。
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理想场所,但是羽翼尚未丰满的青少年却选择离家出走,这一非正常行为直接、清楚地告诉我们,作为重要因素的家庭及父母方面存在某种缺陷。据调查,当今社会中20%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学习处在被监控督促之下,压力大、兴趣低。还有17%的孩子常因不听话遭受父母斥责、打骂,由于长期的压抑,易形成逆反心理,出现矛盾冲突。还有10%以上的孩子处在不和睦的家庭中,4.8%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常年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思想上无法沟通,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帮助,这些家庭因素和孩子的离家出走都有关系。
近些年,我们的教育体制虽有所改革,但对孩子的评价体制却始终未变,考试成绩的好坏仍然是评价一个孩子优劣的主要标准,有的老师和家长只以学习成绩论长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只能遭到歧视和冷淡,这使得部分孩子在重重压力下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个别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某市某中学一位校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升学率是每个校长、老师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校只有将升学率落实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学校才会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在此情况下,同时也引发了部分校领导和老师的心理疾病,为追求相应的升学率,为了将自己的平均分提高一点,常常把纪律和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赶出课堂,或者是让他们站着上课,有的甚至强迫学生自己找家长到学校,他们针对孩子的许多言行都大大扭曲或过火了,从而给孩子们造成了的心理压力,终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开始从心理上依附父母,发展为立意向强烈。他们立活动的愿望日益强烈,迫切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谊。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实际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接受社会上某些人和事的不良影响,并在其引诱下走上邪路。
绝大多数孩子是因身心受到伤害才选择离家出走的。但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却往往称他们为“差生”、“不听话的孩子”或“坏孩子”。这对孩子们是极其不公平的,许多有离家出走行为的孩子在出走前都遭受着心灵的痛苦和煎熬,或正承受着父母离异之痛,或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训斥、打骂,或长期不被家长、老师所关注,或被老师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训斥和批评,或有了意外遭遇后不敢告诉家长和父母,长时间憋在心里……如果做家长、做老师的能在那时医治孩子内心的创伤的话,许多孩子就不会有离家出走的极端行为了。
对每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讲,离家出走的整个过程对他们都是身心的一场磨难,有的孩子甚至从此走上不归路,因此,对出走后归来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温暖,但不能从此宠着他们,任他们随意生活,在孩子回家以后,应该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如果孩子的出走是因为家长或老师引起的,家长和老师要先检讨自己,听听孩子对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是因为自己的情感问题或是一时觉得好玩而出走的,家长和老师要和孩子聊一聊离家后的艰辛,说一说家长和老师的惦念,并表明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和建议。
孩子的可塑性大,只要认真地与他们沟通,让家长和老师成为理解学生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选择,发现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欢愉,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淤积,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孩子,那么,孩子离家出走的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的。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给中学生以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起着主导作用。但一些学校教育应有的主导作用,却因教育的部分功能减弱,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呈减 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