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景区古建石栏杆价格
-
面议
望柱分为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柱身的造型比较简单。柱头的形式种类很多,隋朝至元代多雕狮子、明珠、莲花,明清官式作法有莲瓣头、云龙头、云凤头、石榴头、狮子头、覆莲头、水纹头、火焰头、素方头等,民间风格的柱头形式比较自由。只有宫室才能采用龙凤柱头,民间不得使用。望柱与望柱之间的栏板,是整个石栏杆中所占面积比例大的部分,也是石雕工艺装饰的部位。
一般柱身加工与栏板的花板加工(图案部分)加工流程基本一致,多为线雕,喷砂,浮雕三大类,透雕也有,较为少见,透雕多用于工艺品,个人认为,用在石栏杆上有点画蛇添足。所谓线雕,比较多见的的就是柱身或栏板的花板部分上,刻画海棠形线条,(见海棠石盆形状)。有双线条(一圈大海棠线条里边再套一圈小的),也有单线条的。这个是为普遍的柱身造型,算是石栏杆柱头的标准配置吧。
因为花岗岩硬度高,加工难度大,加工费用高,所以浅喷砂是既能呈现图案也能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因为加工难度大,所以花岗岩石栏杆也多用分体结构,即扶手,云瓶,花板分开加工的方式,否则扶手,云瓶,花板使用一整块石料,需要把花板与扶手之间掏空,成本自然而然就高了。
浮雕,这就涉及到浮雕的深度,行业内俗称起胎,一般石栏杆起胎在1公分-2公分之间就可达到美观效果,当然起胎越高,价格越高。我们只从起胎的高度来讲工艺。至于雕刻的图案是看起来赏心悦目还是粗糙不堪,这虽然影响石栏杆的整体美观与价格,没有统一标准。
现在的花岗岩石栏杆或者普通 石栏板 在外部造型与构图形式上要受制于建筑构件的形式。由于石栏杆装饰初都是由对建筑构件的加工锻造而出现的,即建筑装饰是着眼于实际功能的,是源于建筑构成对象的,石栏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与反复推敲,有了美观装饰和实际防护作用,这样,附着于建筑各部分构件的石雕装饰就有了相应的定型化形态,石栏杆在建筑构件也就很少是单一、纯粹的建筑构件及其分部形式,而“总是在经过各种由头、思绪或象征意味的再创造中,石材栏杆具有了传统建筑装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建筑装饰构件’或‘建筑构件装饰化’常用装饰的现象和特征”。
古代桥栏杆基本都是青石栏杆,比较的有赵州桥石栏杆,还有永通桥石材护栏,永通桥与赵州桥相同,是单孔敞肩石拱桥,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桥上青石栏杆长32米,宽处为6.7米。这座桥的桥栏杆重在雕饰精美,纹饰多样,灵动形象。桥上共有32根方形望柱,桥身和石栏板上都有优美的浮雕。桥两边望柱的石雕不是完全对称的,可能是后世多次维护造成的。一侧是一只狮子、三个仙桃、一个残缺(仅余莲花座)、二个仙桃、二只狮子、一个仙桃、一只狮子(残损)、一个残缺(仅余莲花座)、三个仙桃、一只狮子,另一侧相对应的位置依次是一只狮子、三个仙桃、一个残缺的、二个仙桃、一只狮子、六个桃子、一只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