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种子,黄莲苗子,购买
-
¥0.20
如何培育黄连苗?
1、土壤
黄连多栽培于棕色森林土及灰棕色森林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栽培黄连的土壤具有以下特点: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一般含有机质7%~13%,具水稳定团粒结构,有缓慢释放养分的特点;土壤多为微酸性,PH值在5.5~6.5;含钾、氮丰富而缺磷,一般含钾15~350ppm,含氮120~170ppm(紫色土例外);土壤含水量大,有时达42%~47%。
因黄连为浅根作物,须根大部分分布在5~10cm的土层中,适宜生长的上层为腐殖质层、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下层为保水保肥力较强的壤土或粘壤土中,药农称之为“上泡下实”的土壤。
种子休眠与萌发
黄连种子有胚后熟休眠习性,收获是种胚呈透明椭圆形的胚原基状,甚至是一团尚未成形的粘质,胚后熟需经历形态后熟与生理后熟两个阶段。黄连种胚在形态发育早期,即心形胚时期,促成种胚发育的温度条件范围较广,以5~20℃之间较为适宜,当种胚由心形向长心形或鱼雷形发展时,在5~10℃条件下能显著加速,种子采收后如一直放在冰箱(5~10℃)内层积,可以在6~9个月内完成形态后熟,达到裂口。
完成形态发育的种子,还在0~5℃低温1~3个月完成生理后熟。种子后熟期间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外源赤霉素也可加速种子的后熟。完成生理后熟的种子,于翌年春气温达到11~14℃时整齐萌发。萌发时胚根残留的胚乳,伸入土壤中成为根,下胚轴伸长,将1对子叶、种皮和残留胚乳空壳顶出土面,子叶从种皮及胚芽空壳中脱出展开,然后两片子叶中间的胚芽发出片真叶。
黄连移栽后,会出现一些死苗,因此要适时补苗。
苗期黄连宜每2个月栽培除草一次,移栽后可每4个月除草一次。
苗期间伐后每亩地施稀释农家肥2吨,秋九月每亩地施牛粪200公斤。移栽两个月后,再次施用稀释的农家肥,当年秋季和次年春秋也施用追肥。肥料的用量每次都可以增加。
黄连在移栽初期应保持80%的郁闭度,然后每年减少10%的郁闭度。在黄连生长的全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光照条件,黄连的正常生长。
黄连的收获通常在深秋降雪前进行。收割时,把整株植物挖出来,留下新鲜的根。直接烘干时,应注意火力适中,勤转,待水分蒸发几乎完成时,除去多余杂质,其余可留作药材。
以上是黄连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黄连生长缓慢,可与其他作物套种,经济效益可观。想种植黄连的朋友一定要掌握以上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农民带来帮助
土壤要求
黄连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大多栽培在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这些地区的土壤大多我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钾、氮元素丰富,含水量较大,而且都为pH值在5.5-6.5之间鹅微酸性土壤。
近年来,草药的种植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普通农民也开始种植药材,其中之一就是黄连,其具有较高的药效,广泛的销售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很多农户都是初次接触黄连,对管理黄连种植技术了解不多。实际上,就像葡萄作物一样,我们需要成功地施肥,修剪和预防植物病虫害。
黄连种植环境
黄连是一种相对常用的草药,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黄连人工林应选择荫蔽度较大,可以在天然林的树下种植的林木,树高约3.3 m,坡度应在20-25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