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外观检查、工艺验证、提供合格文件等方式。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依照进货验证规程中规定的验证方式进行。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
操作者应正确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必要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校准和调整或再调整。
操作者如发现测量装置无编号、无合格标识、*周期和有故障等问题时,应及时向品质部报告,并由联系品质部进行处理。
操作者定期对测量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并防止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当岗位人员发生变动时,要及时到品质部办理测量装置移交手续。
对闲置测量装置,由品质部从现场收回或进行封存,需要时再重新启用。
对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品质部提出《监视测量设备报废申请单》,经品质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报废,由品质部负责组织对报废装置进行标识或撤离使用现场。
公司供应商管理方法中应包括一个第二方审核过程。第二方审核可以用于:
a)供应商风险评估
b)供应商监视
c)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d)产品审核
e)过程审核
基于风险分析,包括产品安全/法规要求、供应商绩效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组织至少应对第二方审核的需求、类型、频率和范围的确定准则形成文件。
公司保留第二方审核报告的记录。
如果第二方审核的范围是评估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则方法应与汽车过程方法相符。
标准作业-操作书和目视标准
公司**QP8.3.7《作业书管理规范》,确保标准化作业书:
a)传达到负责该相关工作的人员并被其理解;
b)是清晰易读的;
c)用有责任遵守这些文件的人员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述;
d)在工作区域易于得到。
标准作业文件也应包括操作员安全规则。
公司在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顾客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
b)物流要求;
c)制造可行性;
d)项目计划(参阅* 8.3.2);
e)接收准则。
ISO9001*8.1 条c)中所识别的资源是指针对产品和产品接收准则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及接收准则。
公司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进行分析,以确定组织制造过程是否可行,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顾客规定的全部工程和产能要求的产品。组织应为任何对其而言新的制造或产品技术,以及任何更改过的制造过程或产品设计进行本可行性分析。
此外,公司通过生产运行、管理研究或其它适当的方法,确认其能够以所要求的速率生产出符合规范的产品。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QP8.2.1《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控制顾客沟通、产品和服务要求确定评审更改。
1顾客沟通
顾客沟通的内容包括:
a)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b)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包括合同变更;
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d)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e)关系重大时,**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针对顾客,公司应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语言和方式(如计算机设计数据、电子 数据交换等)沟通
必要的信息,包括数据。
1.1顾客沟通-补充
公司按顾客同意的语言进行书面或者口头沟通。
公司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语言和形式来沟通必要的信息,包括按顾客规定的计算机语言和格式的数据(如:
计算机设计。电子数据交换)。
书/表单分析整合编订
1.各项作业程序所需的作业或说明文件、技术资料、检查要领书的建立。
2.各项作业程序执行时所需的记录表单
凡作业所需/技术文件、检查要领及表单皆于此建立完成。
公司各项作业的品质皆能获得认证,而加以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