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灭老鼠公司
-
¥400.00
打孔灌药
(1)施工位置:各水库大坝坝脚。
(2)施工方法:按排距-孔距=1米—1米呈梅花状密集布孔,用药液灌注浸透的方法建立毒土无蚁区。
(3)技术要求:孔深0.5米—0.8米,每孔灌注药液大于2升,分2—3次灌注。
(4)使用药物:氰戊菊酯乳油(原天鹰杀白蚁乳油)。
(5)药物浓度:0.4%。
5.药物灌浆
在大坝外坡对白蚁危害区域进行填充式药物灌浆治理。
(1)锥探布孔
A.孔距×排距=1m×1m,梅花状排列。
B.孔径约22mm。孔深0.8m—1.2m。(人工操作压进)。
C.选用平直锥杆,孔径误差±5mm,孔斜小于2%。孔深误差±10cm。
D.根据各水库隐患不同,各水库所布隐患点不同(具体项目量见各水库施工平面布置图)。
(2)填充灌浆
A.灌浆压力:约为0.05-0.10mpa。
B.选土要求:选取含沙量小的粘土(膨润土)制浆。
C.制浆要求:水土比例约为:1:1.2,泥浆容重约为1.3t/m3。
D.注浆工艺:注浆连续由下而上至孔口直至浆面不下沉“吃浆”为止。灌浆时把握“少灌多复、先稀后浓”的原则。
E.药物配兑:制浆时兑入灭蚁药物(天鹰杀白蚁乳油)。搅拌均匀,每m3泥浆含药量应大于0.2千克。
开展质量教育,增强职工质量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1)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职工进行质量责任教育和质量管理意识教育,牢固树立“大计、质量”的观念,然后针对本项目的实际,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主要项目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再培训,使职工具有各工序作业质量的技术业务知识和能力,并要求质量检验人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由施工总项目师及主管项目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并组织关键和特殊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制定的施工控制程序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6.材料质量控制
进场原材料(包括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符合规范和标书文件要求,并会同监理项目师进行检验和交货验收,验收时应同时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经监理项目师认可后方可进场。使用前重新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并清退出场。
对项目使用的材料和项目设备以及项目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详细做好质量检查记录,编制项目质量报表,定期提交监理项目师审查。
药剂介绍
能驱避或杀灭白蚁,保护塑料制品不受白蚁咬食而破坏的药剂称为防白蚁剂或灭白蚁药。防白蚁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防白蚁剂主要以食杀方式灭蚁,有机防白蚁剂有的可触杀灭蚁,有的显示驱避作用。塑料用防白蚁剂以有机药剂适宜。它们包括含氯化合物、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三类。
常年来白蚁防治是许多领域艰巨的任务。白蚁的防控一直以化学防治为主。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使用砷制剂防治白蚁,随后使用过滴滴涕、三氯苯、五氯苯酚和二溴乙烷等以及氯丹、林丹、七氯、狄氏剂、艾氏剂和灭蚁灵等有机氯杀虫剂。由于以上药剂毒性高,残效期长逐渐被淘汰。到20世纪70年代,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一些品种被用于防治白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就农药对人体和动物危害的关注,近年来应用的白蚁防治剂多为低毒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苯基吡唑类、氯化烟碱类、吡咯类以及信息素、内激素、几丁质抑制剂类似物。
化学防治防效高,见效快,一直在白蚁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毒性高、残效期长的药剂也已被禁用,目前应用的白蚁化学防治剂的毒性相对较低,残效期亦短,但这些药剂中某些品种存在着对哺乳动物神经毒性和对地下水影响等问题。由于它们对人类和环境存在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用于住宅、建筑物和公共场所时影响尤大,如发现毒死蜱对儿童神经系统存在毒性,在美国已禁止在住宅和建筑物使用,为此,开发毒性低、残留少,和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源白蚁防治剂是当今的一个重要方向。
白蚁防治已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主要、普遍的手段。按照作用特点和使用目的,白蚁防治药剂基本上可分为预防剂和灭蚁剂两大类。预防剂的特点是长效、驱避作用强烈。灭蚁剂则要求缓效、无明显驱避作用,通过白蚁自身的传播而灭治整个群体。在吸收传统药剂优点的基础上,目前已开发推广了不少新型白蚁防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