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条补胎这种补胎方法是简单,快捷的。连轮胎都不用卸下来,直接将这个涂满粘胶的胶条塞进洞里面就可以了。简单粗暴,价格也便宜,但是不,时间长了很容易漏气,正常补胎不推荐这种方式。但如果你喜欢自驾游,车上倒是可以备几条这样的橡胶条,在野外可以作为一种临时的补救措施。
贴片补胎
这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补胎方式,价格不贵,也比较可靠。一般市场价也就30块左右,但还是有些细节需要注意。贴片补胎的具体操作流程为:先用千斤顶把扎到钉子的轮胎顶起来,千斤顶顶的位置千万不要顶错了,顶错了就可能把车给顶坏。
把轮胎顶起来之后,再把螺丝朝逆时针拧松,轮胎就可以拆下来了。检查一下轮胎,找到钉子,先把气嘴给拆了,把气给放了,再将轮胎和轮毂分离,有机器操作的话会方便很多。再换一个部件,把轮胎往下压,然后再把轮胎勾起来。这样就分离成功了。
蘑菇钉补胎
这种补胎的操作流程跟贴片补胎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它有一条橡胶钉,可以从扎孔处穿出,填补受损的部位,封堵住扎孔,形成双重保障,气密性更好,不容易出现补完胎后漏气的情况,但价格也更高一些。
补胎液补胎是非常方便的,一般车主自己操作即可,不过这种方式是属于临时性的,可以支撑到我们找到补胎店去修补。补胎液的成分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使用后轮胎内会有残留液体,多少会影响到轮胎动平衡,对二次补胎也会有影响的。
蘑菇钉补胎就是贴片补胎的进化版,除了贴片外还增加了杆状橡胶来对轮胎外部进行保护,补的时候同样需要“扒胎”,然后让蘑菇钉的根部从轮胎内部穿过被扎的部位。再把露在外面的多余部分剪掉。后将“蘑菇头”用胶水粘在内部,这样无论是轮胎表面还是内部都封牢了,比普通的内补贴片效果好。
轮胎补了6次建议更换,经过6次修补的轮胎强度已严重下降,而且性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继续行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长时间或高速行驶,很容易发生爆胎。一般情况下,汽车轮胎补超过4次就要换。当然因轮胎品牌不一样,各个品牌商所给出的补胎次数及要求是不同的。
补胎一定要去的轮胎店或者维修店,因为补胎也是一种技术活,店在技术和价格方面都。再有就是日常检查时也要留意一下轮胎外面破损处是不是有继续扩大的迹象,这样才能够保障日常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蘑菇钉是目前的补胎方法了,也是属于内补胎,需要将轮胎和轮毂分离,并且补胎完成后也要动平衡。蘑菇钉与贴片补胎法的区别在于蘑菇钉补胎法能够很好的填充破损洞口的缝隙,避免了受损处的继续扩大。蘑菇钉补胎法相对于其他轮胎来说更安全稳定。但是其价格也高,一般市场价格都在百元以上,并且其对于伤口有一定的要求,一些不规则的或是较大的伤口就不适合蘑菇钉修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