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红点鲑鱼苗批发美国红鲑鱼养殖场美国红鱼种苗繁育基地
-
¥3.00
北极红点娃(Salvelinus alpinus)
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红点鲑属,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瑞典、奥地利、芬兰、俄罗斯、挪威、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是生活在地球北的淡水鱼,也是寒冷地区的鱼。
北极红点分为洄游型和陆封型两种,海河洄游型红点鲑为银色,且带有红斑点,可长到12kg左右;陆封型湖泊红点鲑则一般为绿色,并带有红色及白色的斑点,腹部为橙色,可长到3.6kg。北极红点鲑比其它鱼类的呼吸率低,因而消耗的溶氧更少,水中溶解氧为2.2mg/L仍能正常活动,生存温度范围为0~22℃,生长适温度8℃~14℃,幼鱼以摇蚊幼虫、小跳虫及桡足类为食,成鱼以各种小鱼为食。
北极红点鲑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在水温3C~11℃的条件下,从卵孵化破膜到长至450g~900g,需要2年多的时间。人工养殖条件下,北极红点鲑具有抢食凶狠的特点,不但争抢水面上的食物,而且更善于争抢沉落在水底的饲料,与虹鳞相比人工饲料的投喂效果可以大大提高。与其它鱼类相比,北极红点适温范围更广,更耐低氧,更适合高密度养殖,同时北极红点鲑具有肉质坚实,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成鱼价格更高等优点。
我国于2002年引进北极红点鲑并逐步开展了人工繁育实验,该品种作为一种优良的冷水鱼养殖新品种,市场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对北极红点鲑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促进国内北极红点鲑的养殖生产。
一、北极红点鲑的种鱼培养
(一)种鱼培养池
种鱼池通常为长方形或椭圆形,面积100m2~150m2,池深0.8m~1.2m,入水流量50L/s~100L/s,全年水温8℃~14℃,池水溶氧大于6mg/L。种鱼池进、出水口宽度可与养殖池相等或稍窄,以保持水流量和池水畅通,设置拦鱼栅,以防种鱼逃走或杂鱼混入。
(二)种鱼挑选
选作繁育的种鱼要鱼体强健,体色艳丽,无伤病,体型完好,3龄~4龄以上,鱼重大于1800g。雌、雄种鱼的比例为2:1或3:1。
(三)种鱼强化培养
1.种鱼养殖
种鱼密度控制在4kg/m2~9kg/
m2,种鱼培育过程中可先混养,繁育个月左右分开培养,可有效促进种鱼性腺发育。
2.种鱼投喂
种鱼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5%
以上,粗脂肪低于6%,碳水化合物低于11.5%。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在产前2个月投喂含有虾青素的着色料,虾青素含量为50mg/kg,虾青素可以在饲料加工的时候添加,也可以后期人工拌料添加。
种鱼投饲前期以育肥为主,每天投喂2次~3次,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1.8%;产卵个月逐步减少投喂量,每天投饲量按鱼体重的1%;产卵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0.3%;产卵结束后的1个月日投喂量为体重的0.5%,随后增加到0.7%。
(四)水温和水流
北极红点鲑种鱼生殖腺培养的适宜水温为7C~11℃,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生殖腺发育产生有害影响,造成其发育缓慢而影响产卵期。在种鱼培养时,可适当增加水流和提高流速,有效刺激种鱼生殖腺。
二、种鱼的繁殖
(一)繁殖工具的准备采卵和受精可使用白瓷盆、塑料盆或铝盆,此外要准备好干净白毛巾和纱布,还需要PBS液、锥形筒等工具。
(二)种鱼的鉴别
成熟雌性种鱼,腹部绵软胀大,生殖孔有时红肿,卵巢轮廓明显,轻挤腹部可见卵粒外流。成熟的雄性种鱼体色艳丽,腹部呈现艳丽的橘红色,下颔明显,略弯,轻压腹部可见精液流出。
(三)采卵、受精
挑选成熟度好的种鱼,雌、雄鱼比例以2:1或3:1为宜,挑选出的种鱼按雌、雄分开,分别放入水泥池内准备集中采卵、受精。采用干法授精:采卵时轻轻挤压雌鱼腹部,成熟卵顺势流出,每4尾~5尾雌性种鱼为1组,然后挤入雄性种鱼的精液,立即搅动,使精液和成熟卵粒充分接触,随后加入过量清水,静置lmin~2min,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后清洗精液和卵皮2次~3次,期间要轻轻搅动受精卵,防止受精卵粘连成块,待受精卵清洗干净后,加入清水,静水25min-35min,使其充分吸水膨胀。30min~40min后即可倒入孵化器内进行孵化。整个采卵受精过程要在弱光照条件下进行,动作要快,尽量不使种鱼受伤,种鱼采过卵后要用青霉素消毒,防止受伤感染。
三、受精卵孵化
(一)受精卵的孵化
1.孵化器
孵化采用立式桶型孵化器,孵化桶样式可参考虹缚的孵化桶,每桶可孵化受精卵2万粒~2.5万粒。孵化用水可依据当地的水源条件选择,孵化水温为6℃,流水量为2L/min,溶解氧量8mg/L为宜,水质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渔业水质标准。
2.光照
受精卵孵化期间要求整个孵化场地保持弱光,光线直射对受精卵的成活率有影响。
3.机械刺激
受精卵发育至胚盘形成期中,胚环、胚盾出现期和体节分化期时对外界机械刺激比较敏感,要保持环境安静以免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在其它时期可安排拣卵、洗卵、消毒和运送等工作。
4.受精卵的消毒
受精卵孵化期间要求隔日用碘酊50mL/m2水体浸洗鱼卵10min消毒,防止水霉病的发生。
发眼卵进入孵化器后应进行消毒。用含400mL/m3~480mL/m的水体浸洗15min~20min;或用浓度为2%~3%的水浸洗10min。
(二)发眼卵的孵化
受精卵在6C条件下,孵化至230℃·d-250℃d时,胚体眼泡逐渐形成黑色素,肉眼可见黑色眼点,至此受精卵发育至发眼期。
1.剔除死卵
孵化至发眼期后捡出死卵和发育异常的卵,可降低水霉发病几率。剔除死卵的操作在孵化槽中进行,正常的发眼卵继续在孵化槽中孵化,直至鱼苗孵出。
2.日常管理
在发眼卵破膜期间不再剔除死卵。适当搅动孵化盘中水体,盘中卵不重叠积压。孵化期间避免阳光直射。破膜后,带有卵黄囊的仔鱼沉到水底,此时可撤掉孵化盘。破膜期间氧的消耗量较大,应适当加大水流量。
四、鱼苗孵出
6℃条件下,经过450℃·d~480℃d受精卵孵化出仔鱼,北极红点鲑初孵仔鱼全长12mm~15mm。鱼苗平躺丁水底,开口前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囊,不喜光线直射,为躲避光线易聚集扎堆,容易引起局部缺氧。应定时观察和搅动,减少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