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香长期收购,正规龙涎香上门回收
-
面议
世界上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从几千克到几十千克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
龙涎香在唐代称为阿末香,即来自阿拉伯语anbar。段成式《酉阳杂俎》“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食。无衣服, 唯腰下用羊皮掩之。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土地象牙及阿末香”。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后成为白色。其中,白色的龙涎香品质好,它要经过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不会下沉)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
现代化学实验表明,龙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合体,它们大多有诱人的香味,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由于人类对各种香味的特殊爱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早在 19 世纪,化学家就测定了大部分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从天然香精油中分离出香叶醇、芳樟醇、茴脑、檀香醇、龙脑等,并进行了工业生产。从苯环衍生出的人工合成香料,如苯基吲哚、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开始生产。 1920 年,瑞士化学家发现麝香和香猫酮的分子结构,接着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合成大环酯的方法,合成了人工麝香。
西方人都认为龙涎香是鲸鱼的粪便或者精液。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看法多种多样:他们认为龙涎香是一种凝固的海浪花,或者是从深海泉水中喷出来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海洋沉淀物,抑或是生长在海床上的一种菌类,就像生长在树根部的蘑菇、块菌一样。
抹香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是鲸类家族的潜水。抹香鲸善于深潜的目的,是在于寻找栖息在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和章鱼。人们在抹香鲸的体内曾经发现象小儿头颅一样大的大王乌贼的口器。由于乌贼口内有坚硬角质的颚和齿舌,不易消化,抹香鲸吞食乌贼后,肠道内受到刺激而分泌出龙涎香。迄今为止,龙涎香仅发现于抹香鲸腹内,这种灰色或黑色的病态分泌物,有时可以排出抹香鲸体外而浮于海面上,偶尔也会被海浪冲上沙滩。
现代研究发现,龙涎香主要由龙涎香醇(三萜醇)和一系列胆甾烷醇类物质组成。其中龙涎香醇是龙涎香的主要成分,其本身不具备龙涎香的香气,但却与龙涎香的香气及其功能密切相关。这种香料目前还不能工业化生产,还只能依靠自然索取,所以这东西遵循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龙涎香自古以来就十分,一般皇宫才能享受到,平民百姓是很难接触到的,甚至很多人连它的名字都没听过。
西班牙拉帕尔马岛海滩就发现一具抹香鲸的尸体,而们在对其进行尸检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块重达9.5公斤的龙涎香。据估值,这块龙涎香在市面上的价值可卖到50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392万元。
在2012年,一位英国的小男孩就意外在海边捡到了这样一块石头,虽然只有0.58千克重,但价值却高达60000美元。而在2021年6月,也门的一个渔民在捕鱼的时候也意外捕获了一块奇石,后来发现是龙涎香,其重量有280磅(127公斤),估达1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