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埔危废处理公司
-
面议
今年以来,上海市松江区生态环境局举办了3场服务小微企业危废处置的集中签约会,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危废管理咨询,危废处置企业和需求厂家面对面交谈,这才有了以上的情形。
“签约了托底政策,将减少近一半的费用。”说起危废处置托底政策,新签约的小微企业上海誉扬精密弹簧有限公司负责人赖立益表示。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五金零件、汽车配件、机械配件生产销售,产生的危废就是在设备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机油。“我们的危废产量很少,一台机械频繁使用,也用不了多少机油,每年大概有一桶的危废。”对这一桶危废的处置费用,赖立益算了一笔账:“每年在危废、固废处置及监测等方面的支出在两万元左右,还有一些运输费。”
在托底政策出台之前,每年危废处置支出至少1万多元。造成高费用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危废处置单位都有一定的处置额度,产废量较大的企业对处置单位而言成本更低效益更高,所以小微企业不具吸引力,小微企业与处置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导致某些非法中介哄抬价格。
张江科学城危险废物处置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园区环境安全存在一定风险,有必要以危险废物处置管理为抓手,加强企业全流程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全要素监管体系,打造全周期信息化平台,进行危险废物全过程风险管理,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发生概率。
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集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磁效应”“场效应”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高科技企业大规模集聚在同一园区会导致污染隐患众多,各类危险源集中,污染物处置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整个区域的环境风险激增,企业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影响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迫切需要系统调查、深入研究、统筹考虑、实践突破。
危险废物备案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但自我管理水平不足
近年来,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张江科学城危废备案企业的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备案企业对于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企业内部管理也存在漏洞。在已备案企业中,备案不规范、不及时、不主动以及缺项漏项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对于哪些属于危废范围缺乏明确认知,对于自身产生危废的具体情况底数不清,申报随意性较大,缺少专职管理人员。
危废分类贮存不规范经常与常规固体废物混杂存放,且保存仓库地面不能满足防渗需求、超期超量保存等现象仍然存在。联单管理制度、日常台账制度等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不被重视!增加了危险废物的环境污染风险。危险废物处置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导致处置费用不断攀升,定价权由处置单位决定,价格垄断现象比较严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危险废物备案企业的自我管理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