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0日公安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的通知》, 明确要求各地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实现“110”、“120”和“122”急救信息联动和反馈制度,切实提高交通事故现场急救能力。部分省、直辖市也设立了道路交通救援,并且在县市成立了相应的,指导其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工作。
在城市生活中,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工作可以依托于城市紧急救助系统。城市急救中心及所属的急救网络,其系统建设和急救网络相对已比较成熟,并且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北京、广州、上海和重庆四种模式。城市紧急救助系统集成了各种信息与通信资源,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台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不仅使各部门、各警区和各警种形成了统一的调度平台,解决了现行道路救援工作中的力量分散、机制不顺和装备落后等状况,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反应、救援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使我国的交通急救事业更快的走向完善和成熟。
辆拖带:车辆因故障无法正常行驶,提供拖车服务。(货车小车均可)
电瓶搭电:车辆因电瓶缺电时,提供搭电服务。
更换轮胎:车辆因轮胎爆胎或损坏而无法正常行驶时,提供更换新胎或者备胎服务。(新胎什么胎都有备胎需自备)
应急加油:车辆无燃料而无法启动或无法正常行驶时,提供送油服务。(柴油汽油均可)
车辆困境特种救援: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陷入路井、路沟、落入河流、水沟、侧翻、倒翻等特殊情况。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救援的难易程度收取救援费用。
我们郑重承诺全天候道路救援24小时客户随叫随到,价格透明、服务快捷。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道路救援现在除了专为会员或机构提供免费的服务以外,也出现了救援服务卡,只要交少量的钱,就可以在规定期限内享有免费的救援服务。这也大大的方便了经常驾车外出、不爱自己动手、现代年青一簇、女性驾车朋友等不懂维护,只爱开车的这一类群体。一般的银行保险甚至其他的俱乐部都已经为会员提供免费的配套服务,如中石化的加油卡。
,伴着市场需求的救援服务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它将汽车生产厂商、汽车经销商、的救援实施机构以及客户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以车辆为中心载体,以服务为导向,以解决客户燃眉之急为宗旨,为客户提供规范化、化、法制化、人性化和快捷化的服务。
其次,品牌4S店也配备了的救援车辆,具备了为品牌车辆客户和有需求客户的救援服务职能。针对广大的非网络内的零散车主,的救援小组/部门逐步脱离4S店及传统的大修厂开始成立公司立运营。
我国各大中城市的交警支队和交警大队,均对一般交通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编制了相应的紧急救援预案,预案中对交通事故救援指挥机构、救援人员分工均作了明确要求。
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平均每天有将近30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达17%左右,这与发达国家2%的交通事故致死率相比高出近9倍。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中大约60%是死于送往医院途中,或是在医院中死亡。以事故发生时交通受害者的人数作为分级条件,避免将重特大事故当成“一般”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可以地挽救交通事故受伤人员。
汽车道路救援行业由汽车维修业衍生而得到发展,应当集成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相互支持与配合, 尽快出台行业规范,对汽车道路救援的服务标准、质量等统一规范。统一由一个的部门来管理这个行业,促进汽车修理厂、汽修小作坊、和的汽车道路救援公司等整个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愈来愈多的汽车出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