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寺庙石雕佛像价格尺寸
-
面议
那么,佛教为什么要造像?造像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要从佛教名词“相”与“非相”说起:“相”,佛家指事物能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所认识的特性,也就是说,能表现于外,可以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而“非相”就是诸法空性。也就是说,佛教讲究所有事物都是和合而成、既不坚固、也不究竟的,因此佛家都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语说:佛本无相,一切归于大自在,心中无佛,佛何在?心中有佛,佛何在?佛本是一执念,我心既我佛,佛者,自然也。即佛本无相,以众生为相也。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石雕佛像,实际上很多是依据人们对神佛菩萨的理解而创作出来的。石雕佛像的造像依据是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文化中,佛像是一种神圣的存在,代表着智慧和慈悲。在雕刻佛像时,会根据佛教的教义和传统文化来设计其外貌和造型,以表达佛像所代表的意义。
石雕佛像是寺庙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我们走进寺庙遁入佛门风光,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石雕。庄严慈悲的石雕佛像不仅将寺庙文化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而且人们通过对佛像石雕的了解,也能将佛教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寺庙石雕佛像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例如石雕观音、石雕如来等;还有一些是我们十分陌生的,比如石雕大势至菩萨,石雕药师佛等等。
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石雕佛像种类,人们不禁好奇,石雕佛像的种类到底有哪些?实际上石雕佛像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其一是佛陀类、其二是菩萨类、其三是明王类、其四是天人神像类。其中佛陀类和菩萨类,是寺庙石雕佛像中比较常见的艺术类型。
佛陀,在狭义上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但是随着佛教教理的发达,“佛陀观”便分为法、报、应三身。遍满宇宙寂静之无色无形的理佛,称为法身佛;为着救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积功累德的结果而显现出佛身,并建立净土的是为报身佛;因化益众生,而出现在娑婆世界的,是为应身佛。寺庙中较常见的诸佛雕像有:石雕释迦牟尼佛、石雕阿弥陀佛、石雕药师佛、石雕大日如来佛等等。
石雕佛像的种类之二是菩萨类,菩萨也有译成大道心众生、大士、高士、觉有情等。寺庙中常见的石雕菩萨圣像包括:文殊、普贤弥勒、日光、月光、虚空藏、地藏,以及随侍阿弥陀佛的二十五菩萨、观世音等等。其中较常见的要属石雕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又被称观世音大士、观自在、白衣大士;她救苦救难于人间,为度化众生,现33化身,救12种大难,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