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刺槐树苗供应,洋槐树
-
¥90.00
刺槐硬枝扦插,除要进行2次完全抹芽外,其它方面的管理措施和一般树种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适时浇水、施肥、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由于刺槐每个芽眼都有好多复生隐芽,虽然经过了2次完全抹芽,但每根插条上端仍能长出2-3个幼芽。所以要进行定苗抹芽。当幼苗长到15-20cm时,每株选择一个长势良好、生长健壮的芽子保留,其余的芽子全部抹掉。定苗后要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碳氨50kg,并浇水一次。
刺槐硬枝扦插,采取2次完全抹芽措施,成活率达98%以上,每667平方米产苗达8100余株,当年平均苗高2.5m,根径1.5cm,有效地解决了刺槐梗枝扦插成苗难的问题。提高了繁殖材料利用率和繁殖系数,加快了优良无性系的繁殖速度。
整地:一般在当年造林的春季或雨季提前整地。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
鱼鳞坑整地:适用于中层土以上的较陡山坡,坑的长径通常为1m左右,短径60~70cm,用石块或心土筑成埝,表土填入坑底,松土深度30~40cm,外沿稍高,向里倾斜,横坡成品字形排列,以利蓄水保土,80~100坑/亩,每坑栽2~3株。
水平阶整地:在土层较厚的缓坡上采用,刺槐在粘土地或过于紧密的土壤里和土质比较瘠薄的石质山地生长很差,整地就成为主要的关键问题,由于鱼鳞坑和穴状整地,面积小,杂草根系仍能很快穿插到树,与幼树争夺水分和养料,幼林成活率低,生长慢。因此,荒山造林多采用水平阶整地,修筑成长约2.5~3m,阶面宽0.8~1.5m,深度40~50cm的水平阶,上下间距1m左右,呈三角形排列,水平阶外高里低。
红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cv),花朵呈粉红色,花瓣色泽艳丽,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成活率高,适宜在我省沿海地区、丘陵山区栽植,是优良的造林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
造林技术:采种:要在15~20年以上的健壮树上采种。荚果赤褐色,果皮干枯状即可采集。由于豆荚螟、种子小蜂及种子麦蛾的为害,要提早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种。荚果采集后,摊在地上日晒,碾压脱粒或脱粒机脱粒,除去果皮、秕粒及杂物,取得纯净种子,装入袋内干藏。荚果出种率10~20%。种子千粒重21.8克。育苗: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沙壤土作苗圃。盐碱地要选用含盐量在0.2%以下,地下水位1.0米以上的地方育苗。不可用蔬菜地作苗圃。结合整地用硫酸亚铁粉进行土壤消毒。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有很多硬粒种子,采用多次热水浸种。先把90~100℃的开水倒入缸中,然后倒入种子,边倒边搅动,一直到水不烫手为止,浸泡一昼夜,用黄泥浆水把吸水膨胀的种子漂出来,剩下来未吸水的硬粒用上法继续浸种,后剩下的硬粒种子放在细眼铁筛内,再把铁筛放入热水锅中约10秒钟,迅速摇动铁筛,使种子受热均匀。提起铁筛把种子倒入凉水中,浸泡一昼夜,绝大多数种子均可吸水膨胀。将吸水膨胀的种子混沙,放在背风向阳的沙坑中或草袋内、缸内(盖草帘)催芽,每天喷水和搅动2次,1/3的种子裂嘴时即可取出播种。春播约在清明前后,春旱严重的地方改在雨季播种,盐碱地在雨季后期(8月中下旬)播种。宽幅条播(沟宽10厘米,沟深2~3厘米),每公顷用种量37.5~60公斤。也可以起苗后培养根蘖苗及袋接繁殖优良类型。
除了在平原地与杨单行混交外,与其他树种均作带状(4~6行)或块状混交,如刺槐抑制其他树种生长,亦可提早采伐或平茬成灌木状,以庇护地面。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修枝、疏伐和防治病虫害。修枝可在秋、冬、早春或麦收前(5月)进行。刺槐林开始疏伐的时间大约在造林后4~6年。在同龄纯林中采用下层疏伐方法(见疏伐),在平原地株行距整齐的林分,多采用机械疏伐方法(见疏伐),在异龄萌蘖林及异龄混交林中,采用上层疏伐法或综合疏伐法(见疏伐)。生产小径材的林分主伐龄可定在10~15年,中径材的林分主伐龄可定在20~30年。速生丰产林可定在10~15年主伐。主伐后可进行萌蘖更新,雨季前把根株挖出来,促使根蘖多萌发,苗木生长旺盛。采伐的第二年早春定株,每公顷保留2490~33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