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及相关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及安全防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同时应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建筑的要求。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完整,预制构件的加工图纸应全面准确反映预制构件的规格、类型、加工尺寸、连接形式。
详细介绍了古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结构和构造的设计,以及古建筑的装饰设计和环境设计,并同时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以便于学习者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去灵活把握。全书后部分介绍了7个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设计实例,选择对象包括、楼阁、园林建筑、塔、亭等不同建筑式样和类型,同时也注意到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甚至钢结构的典型实例,具有很高的实用参考价值。此书可用作大专院校建筑学设计教材,也可用作一般设计单位、文物保护部门和建设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展示形式是一种视觉的艺术,造型艺术中线的长短,点的聚散,光的强弱、色的冷暖等构成各种节奏与韵律。节奏的变化和韵律的呈现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暗示出空间的变化和时空的推移。在展示中用线条构成的节奏变化,色彩的渐变等手法构成韵律感来暗示时空的推移。以下两点:心理的提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的内容使观众联想起时间的变化、年代的变迁、事物的演变等,在对陈列品年代上的排列、事件发展过程的呈现引起形象化的展示而使观众沉浸在一种虚构的真实中,在这虚构中体验到动态的第四维空间。声音的暗示:展示空间在非视觉领域还有音乐空间,声音可以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可调节和影响陈列展览的环境气氛,创造优美的音乐环境,如同电影中的话外音。
场景展示法:展品大都是脱离原有的空间和使用状态,可能从动态到静态,会失去原来的环境关系和生存背景,使得观众的理解产生困难。场景式的展示方法能使展品的形与义发生关系,它能够通过再现展品的原使用状态和环境,使展品与古建筑之间形成的对应关系,这时的空间就成为展示信息的一部分,有限的空间已转化为无限与抽象。
互动展示法:互动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有趣、能参与、可操作的手法布置陈列。观众在操作、制作、模拟的过程中,在暗示启迪中产生交流,产生无形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加了娱乐空间,空间的自由度大大地提高,展示空间的概念扩大。
裕华路仿古改造,以“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署、柳槐荷花”为特色,包括沿街建筑的立面和色彩改造、广告牌匾和照明改造、街道设施和绿化景观的综合改造。街道的建筑立面仿古改造将按照“统一街区风格、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实施,更换仿古立面材质,配以灰色为主的色调。广告牌匾和照明改造,统一采取仿古样式,一店一牌,一单位一牌。原有仿古建筑采用木质书法牌匾,照明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灯具,体现历史风貌特点和繁华热闹的商业氛围。
增强公众古建筑、仿古建筑保护意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成立的古建筑保护团体,宣传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
古建筑、仿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古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建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古建筑保护范围,在城市大规模改建过程中加强对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应该与古建筑的风格保持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