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观赏蓝孔雀养殖技术
-
面议
人工育雏
雏孔雀由于其体弱而娇嫩,需要供给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较高的营养需求,同时要求管理精心细致。育雏前应先消毒笼舍及设备,刚出壳的幼孔雀要加强保温,温度可根据雏鸟的日龄和表现来掌握。一般情况下1~10日龄34℃~30℃,11~20日龄30℃~26℃,21~30日龄26℃~24℃,以后每周降10℃,直至18℃~20℃。一般温度过低,孔雀苗堆在一起,靠近热源;温度过高则远离热源,并张嘴呼吸。脱温后一周左右,可让雏孔雀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适应外界环境温度,促进发育。
雏鸟养殖密度为30~50只,雏孔雀出壳后24小时先用0.02%高锰酸钾水饮水,有利于胎粪排出,然后喂料(要求含粗蛋白22.5%以上),并保持料、水不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15日龄内在饲料中加入熟鸡蛋黄、青饲料、黄粉虫、添加剂。平时要仔细观察雏孔雀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建设布局
养殖场分区应按功能依次划分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与辅助生产区和隔离区。生活区应有职工生活用房、食堂等; 管理区应有管理人员办公室、技术人员业务和职工生活用房; 生产区应布置种蛋室、孵化室、育雏室、育成鸟笼舍、种鸟笼舍,并立划分成生产小区; 辅助生产区应布置供水、供电、供热、设备维修、饲料贮存等设备设施; 隔离区应配有兽医室、隔离室和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设施,其应处于场地地势低处,与生产区的间隔应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场地大门应位于场地主干道与场外道路连接,进来车辆应强制消毒。
笼舍建设
饲养笼舍大小 20 ~ 40 m 2 ,分为内室和外室,内室与外室面积比 1 ∶ 2 ~ 4 为宜,外室为活动场地,高为 4 m,外室笼舍的搭建材料为角钢框架和2 cm ×2 cm 网眼的镀锌网或软网,在外室内靠墙处搭建开放式棚舍,并设置高为1. 5 m 的栖架,外室内设置深 0. 15 m 沙坑,内室设置门和窗采光,多增加蓝孔雀的光照时间能够提高其产蛋量。在养殖场区应配备消毒池、笼舍内外配备更衣紫外线杀菌室、手提消毒灭菌壶 等消毒生产设备。
(6)符合孔雀的消化生理特点,口粮中精粗比例要适当。孔雀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差,因此建议口粮中粗饲料的比例不能过高,粗纤维含量为3% -5%。
(7)在营养物质全价的同时,要注意有效性和安全性,坚决不能使用发霉变质和有毒害性的饲料配制口粮。
(8)依据季节和气候温度的变化,随时调整口粮的能量及营养物质的浓度配好的口粮营养水平要与选用的饲养标准基本符合,允许误差为±5%。
(9)配合饲料要注意充分搅拌,机器搅拌5-10min,人工搅拌20min。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都要预先和辅料均匀混合,然后再一起搅拌。搅拌过程控制碍不好,会出现添加剂分布不均匀,后果就是会导致个别孔雀因采食到过高浓度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造成浪费,严重的会造成中毒;而另一些孔雀则可能因采食不到这些营养成分,而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0)为了减少疾病发生,可根据孔雀群体状况及季节性疾病防控需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球虫剂等。
孵化
选蛋应选择表面光滑清洁、颜色一致、无破裂、无外伤,重量为 85 ~107 g、蛋形指数 1. 30 ±0. 1 的种蛋。种蛋一般保存期≤7 d,适宜温度为10 ~18 ℃,相对湿度为 70% ±5%。存放的种蛋应气室朝上,种蛋入孵前应消毒,可选用下列方法:用 0. 2%高锰酸钾溶液升温至 40 ℃浸泡 1 ~2 min,并用该溶液小心轻轻洗去蛋壳附着的污物,晾干备孵; 用 0. 1%新洁尔灭溶液在种蛋表面喷雾消毒;种蛋置于存蛋室,按每立方米空间福尔马林 28 ml+ 高锰酸钾 14 g 的用量密闭熏蒸 30 min。孵化机宜选用全自动控制的孵化一体机,孵化时间通常为25 ~28 d,温度控制在 37. 6 ~37. 8 ℃,湿度 60%~75% ,可选 16:30 左右入孵,15 d 后晾蛋,每天 1 次,蛋表温度在 29 ~32 ℃恢复孵化。
验蛋和落盘在孵化期内每批蛋验3 次,孵化第8 d、16 d、24 d 分别检出无精蛋和中死蛋,死胚蛋; 结合孵化第 24 d 第三次验蛋时,把啄壳和到时间的种蛋放入出雏盘内。
孔雀场的选择要求基本同于家鸡,有条件的饲养场好选择在在树多荫大、地势稍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环境要僻静。种灌木,植牧草,使活动之地绿草成片,尽量模拟环境,以利孔雀的驯化及饲养。孔雀可成对或1雄2-3雌同笼饲养,也可大范围内放养,但需要固定喂食地点。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围成,有防雨、能栖息的栏舍,禽舍一般5×5×5M。运动场宜稍大,用铁丝网或尼龙网(网孔1.5-2.0CM),有树木遮荫。禽舍应座北朝南,地势高,向阳,冬季保温,夏季凉爽。禽舍地面为硬底,上铺细沙,2-2.5M高处安一栖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