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骏隆不锈钢制品管,湘潭304不锈钢圆形焊管造型美观
-
面议
201、202 与其他200 系材料不同,与301,302 等一样都属于亚稳奥氏体系不锈钢,有着较大的加工硬化性。这些钢加工硬化曲线。201 与301 及 202 于302 有类似的硬化特性。201,301 加工硬化性大一些。马氏体的生成量,各牌号是不同的,202,304 马氏体生成的极少,加工硬化主要靠畸。204、204L 以下各钢种,加工硬化几乎都是靠畸变。CrMnN 系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透磁率见表 5。这些钢种固溶处理状态硬度在HV250 左右,冷轧强化后强度更高,Hv 可达到 500,但在此状态下透磁率仍低于 1.005。
一、不锈钢管缝隙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不锈钢管由于设备、构件结构上存在缝隙或在表面上存在金属或非金属沉积物,在沉积物与不锈钢管表面形成缝隙,在腐蚀介质作用下,会在缝隙处产生点状和溃疡状损伤,这就是缝隙腐蚀。在含有Cl-等水介质中,由于缝隙内介质溶液的酸化(Cl-浓度增加,PH值下降)、缺氧而引起的钝化膜的局部破坏(氧浓差电池,缝隙缺氧)。
消除缝隙根本的是从结构设计上避免存在缝隙入手,对换热设备管与管板连接处的缝隙,对法兰、垫圈、螺栓、铆钉的间隙,要采取适宜措施加以防止。定期清洗并在海水等环境中保持流速≥1.5m/S,防止污物(包括海生物)在不锈钢管的表面堆积。选用耐缝隙腐蚀的高铬、钼和高铬、钼、氮不锈钢管,是提供耐点蚀和耐缝隙腐蚀选用不锈钢管的大致思路。同时可看出,为解决缝隙腐蚀,从选材入手要比解决点蚀更加困难,且经济上的代价会更高。
二、不锈钢无缝管疲劳腐蚀的现象、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在交变动应力和介质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不锈钢无缝管的局部腐蚀。在力学(动应力)和电化学(腐蚀性介质)共同作用下而引起的破坏腐蚀疲劳的原因说法很多,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就其产生机制而言,提出了点蚀应力集中模型;型变金属溶解模型;金属膜破裂模型以及活性物质吸附模型等。但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在介质和交变应力共同作用下钝化膜的破裂、滑移台阶的溶解以及再钝化等的反复作用则是能影响不锈钢管腐蚀疲劳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防止和降低不锈钢无缝管设备和构件收承受的交变应力,包括消除结构上应力集中消除不锈钢无缝管表面缺陷;选用疲劳强度高,耐蚀性优良且细晶的不锈钢无缝管,双相不锈钢无缝则是可供选择的材料。
不锈钢特点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满足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行业内一般将装饰管采用D2~D3标准,常规焊管/制品管采用D3~D4标准,精密管采用D4标准以及超过D4的标准工艺。而目前国内普片的生产工艺对于一般的装饰管来说是较为成熟的,少数厂家可以对尺寸和标准以及工艺的管理可以达到较高的要求。因此市场上同样材质的产品定价也不会相同。对于不锈钢管的判断,一般来说主要看制管的材料/工艺/外观。
不锈钢管的厚度一般按照标准厚度生产,允许公差范围之内的厚度实测值为实际厚度。按国标要求管的厚度公差为±0.3mm以内;行业内一般装饰管厚度公差为小于25%,制品管的厚度误差允许范围在±0.10mm以内,精密管的厚度公差在±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