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大清宣统年制瓷器一般值多少钱?
-
面议
1909年,年仅三岁的溥仪被推上皇帝宝座,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末代君主。这个朝代仅仅经历了三年便为新生的民国代替。宣统朝烧造了多少次官窑瓷,数量有多少,目前未经正式统计,仅据清档记载,宣统二年为东陵、西陵烧造过一批祭器,多为白瓷。
在气息奄奄的清朝末年,出现这样的情况,确乎是一种回光返照。宣统民窑器在传世品中出现较少,这并不定是烧造得少,宣统朝距近代仅一步之遥。烧造虽仅三年,但距今时间近,损毁程度不致太高,因而必定有许多器物存世,由于许多瓷器不落款,所以在鉴定中可能被划归光绪或民国。
宣统 青花缠枝莲纹大碗
参考价: RMB 80,
成交价: RMB 176,000
年代: 清宣统
尺寸: 44cm
创作年代: 清宣统
钤印: 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宣统本朝
碗形硕大周正。碗内素白,外壁满绘回纹、缠枝莲纹、莲瓣纹等纹饰,青花浓艳,绘画。底落六字楷书款,是宣统时期少见的官窑大器。
器物纹饰装饰工艺以彩绘为主,内容传统,画工细腻。青花色调明艳青翠。白釉瓷器胎体轻薄,仅用金彩或青花边线或简单碎花装饰。官窑器以“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无圈青花楷书款为主,少有篆书款,字体瘦长,笔法有力,十分工整,青花色泽蓝艳,也有红彩、黑彩款。一些祭器有“坤宁宫祭器”字样。部分民窑瓷器上有纪年款,但数量十分。
仅历3年的宣统朝,官窑瓷器产量有限,且制品已有近代瓷特点,玻璃化特征明显,拍场上不多。2010年香港佳士得拍出2件,曾经新加坡养志堂以及景艺堂珍藏的粉彩献寿瓶122万港币,六字楷书款的青花胭脂红八仙过海纹碗92万港币。
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瓷器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明清瓷器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花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瓷器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