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岸废乳化液处理武汉废机油回收
-
面议
国内产生废乳化液的行业主要有机械加工行业、电子行业、表面处理行业等,主要污染特征为高有机物。
目前,废乳化液处理处置技术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具体工艺有隔油法、吸附法、气浮法、化学絮凝法、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膜处理法、生物处理法、超临界氧化法、蒸发法、焚烧法等等。
隔油法是利用废乳化液中的油密度与水的差异,通过物理的方法使油水分离。鉴于废乳化液中的油是以乳化油形式存在,往往需要配套破乳工序,破坏乳化油的稳定状态,强化油水分离效果。
活性炭吸附罐
气浮法向水中通入或设法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形成水、气、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使气泡附着在悬浮颗粒上,因黏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去除废液中的有机物。根据气泡产生的原理,气浮法可进一步分为电解气浮和溶气气浮。电解气浮是利用外加电场电解水产生微气泡,溶气气浮则通过加压在溶气罐内形成溶气水再减压释放出微气泡。在废乳化液处理过程中,气浮法往往也投加一些药剂(破乳剂、浮选剂、絮凝剂等)强化除油效果。
对来料浓度波动的适应性相对差及二次废物浮渣的难处置是限制气浮法应用的两大难题。
化学絮凝法是向废乳化液中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通过产生的絮体吸附、架桥、网捕等作用去除污染物。化学絮凝法一般后续配套沉淀、压滤、离心等泥水分离工序。另,为了强化化学絮凝法去除效果,前端也会根据需求增加破乳工艺。
化学絮凝法适用于各种浓度的废乳化液,但是其产生的二次废渣量较大。
化学氧化法是向废乳化液中投加氧化剂,将废液中的有机物氧化,从而去除污染物。化学氧化法根据氧化条件的不同分为常规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由于氧化剂成本较高,适用于中低浓度废乳化液或者高浓度废乳化液中不完全氧化需求。
电化学氧化法是在电解槽中放入废乳化液,通过直流电,在阳极上夺取电子使有机物氧化或是先使金属氧化为金属离子,然后金属离子再使有机物氧化的方法。电化学氧化法通常会加入一些物质,提高电流效率。
整体来说,电化学氧化法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高。
膜处理法是利用孔隙较大的无机膜,采用交叉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的压差和紊流流动的情况下,废水中大部分极性分子能通过膜,而所有非极性分子(如胶体微粒)和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则不能通过膜而被截留,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随着无机膜的发展,废乳化液的膜处理法已有小规模应用。
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在加工成各种机械零部件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各种润滑剂。无屑成型过程使用的润滑剂叫金属成型润滑剂,有屑成型过程使用的润滑剂称为切削润滑剂。金属加工润滑剂分为油基型和水基型2大类。油基型润滑剂是以矿物油、动植物油或 2者的混合物为主加入各种添加剂形成的。水基型润滑剂包括可溶性油、半合成液和合成液 3种。可溶性油 (又称乳化液)是由矿物油 (或植物油)、水、乳化剂、添加剂组成的乳状液。其废液处理比较困难,常造成许多问题。本文提及的乳化液实际指的就是可溶性油 (乳化液、半合成液和合成液)。产废的主要行业是机加工行业,涉及的行业包括机电、机加、泵业、汽车加工、冶金、锻造、和铸造。
金属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乳状液形成的润滑剂(可溶性油)主要成分包括油、乳化剂和添加剂。切削液以水为主体,但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废皂液、乳化油/水、烃/水混合物、乳化液(膏)、切削剂、冷却剂、润滑剂、拔丝剂等有害物,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细菌作用会发生腐败,所以它的毒性和污染性大大增加。不同润滑剂乳状液情况差异很大,一般属于含有机物和油多、COD值和 BOD值均大的废水而且废水中含有金属屑、砂粒等多种污垢,会严重污染水源。因此,切削废液贮存与处置不当,将严重威胁市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城市形 象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