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同治年制瓷器哪里可以鉴定
-
面议
除继续沿用传统的龙凤、云鹤、八宝图案外,更为的是较多的采用吉祥内容的纹饰,如五蝠捧寿、、万寿无疆、“喜”字、年景、麒麟送子等等。纹饰风格己图案化,画意庸俗、笔触呆滞拘谨。
同治瓷器延续了清中晚期间胎质相对较为粗糙的特征,当然官窑还是非常细致的。但是请注意,这一时期只有10几年的历史,所以很难在胎质上有本质的变化。同治瓷器在观察胎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胎质是否干爽。很多现今仿的同治瓷器大多胎质湿润。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我们在关注瓷器的底胎时,大多数瓷器的底部都有露胎处。清代中晚期瓷器在鉴定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很难从胎的细密程度上看出真伪,更多的是看胎是否干爽。但是每一个人对于干爽的感觉是不同的,这里窍门来了,观察露胎处,在不同光影下有亮点类(反光点)似包浆一样的东西,且分布不均匀,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是干爽的胎质,是真家伙。如果没有亮点,且有细小的摩擦痕,可以断定是假货。这里说说中晚期瓷器的造假手段。景德镇对于仿造清中晚期瓷器可以说情有钟。因为年代相差不远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仿造,特别是柴窑烧造,胎的密度和颜色几乎是一样的,或者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之前我们在说道光时漏说的慎德堂制。这里给大家道个歉。这么有名的款识胡同儿给忘记了,这里给大家补上这个知识点。慎德堂是道光皇帝时期圆明园的一处所在。因道光皇帝特别喜欢在这里读书写字,因此得名,并且制作了大量慎德堂款的瓷器。慎德堂款多是四字红款,有人说慎德堂制四字为御书,这在清代造办处史料中也有记载,慎德堂三字楷书款极少,甚为珍有。国宝级藏品。后期仿造的很多,到同治时期已经出现了慎德堂款的民窑瓷器,也就是仿官窑瓷器,光绪,民国更多。这里注意,慎德堂款不一定就是官窑,但大多价格不菲,因为仿造者知道,如果画工不精细,胎质不达标,如何以假乱真呢?
同治本朝官窑多以”大清同治年制“六字楷书款为多,篆书印章款的官窑也有,但是胡同儿本人不敢苟同这种说法,因为印章款总感觉不够庄严,对于封建统治者不够尊敬,硬说他是官窑,有点牵强。(也许是很多商家的卖点吧,得罪人,此处省略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