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画识别
-
面议
元明书画纸绢的辨识
元代书画纸、 绢总的说来不如宋代, 绢的质地粗糙稀松, 不如宋绢细密洁白, 如任仁发,吴镇所用的绢, 织得都较稀松, 似乎也不坚固: 元纸亦然, 其藏经纸以白色为主。 但元代也有质量高的绢。
明代的纸, 绢显得丰富多彩。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 纸不仅品种多, 质量也较好。 明初宣德皇帝朱瞻基所用的 “宣德笺” 就是海内外的书画纸。 洒金纸也是明初所创, 中后期小金片和金星纸代之而起; 明末又发展为泥金纸。 高丽纸、 布纹纸在明代也备受人青睐。
技巧五:纸绢和墨色经过一定时间的作用,会产生“包浆”,这也是辨别书画年份的一个标准,其实鉴定字画作品真伪,不光需要我们掌握理论知识,更多的需要我们走出去,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实践才能让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越来越多,更清楚的认识到字画的精妙之处。
名人字画鉴定的技巧要点:
现在鉴定还是以传统的方法为主,与个人的艺术修为及实践经验也有密切联系,其中,看笔墨是基础。
要点一:看“用笔”。这是关键。从用笔的功力就可看出水平几何。几十年的艺术修为与几年艺术修为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从用笔中体现出来。鉴别中须将每一笔拆开,看其是否到位。
要点二: 其次看“用墨”。看墨的层次,前笔和后笔能分开,该重则重,该淡则淡。而且有韵味,如同“余音绕梁三日”黑白分明,前后层次分明。
要点三: 第三看“用水”。要会用水,如“泼水法”。
题跋鉴别
题跋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题跋是为了增加字画的身价。但是,常见有真画配假题跋或假画配真题跋的,应仔细鉴别。特别是名家在假字画上题跋更容易使入迷。
书画造假有刻意与非刻意之分
“中国画的“造假”自古有之,分刻意和非刻意两种。这与中国画的传承有关,任何一位中国传统的书画家都是从学习古人开始,历代书画大家都经历过“摹古”的阶段,远的不说,拿近代书画大家张大千来说,世人都称他是“造假”高手,他临仿的石涛曾经骗过了书画家、收藏家黄宾虹先生,但张大千所谓的“造假”是其研究仿古的副产品,这就是所谓的非刻意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