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分乌桕树繁殖栽培
-
面议
乌桕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杀虫,,,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乌桕具有经济和园艺价值,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种皮为制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其木也是优良木材。乌桕具有的观赏价值。
生长习性
乌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龙门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西南止于锦屏山、白灵山东坡。地理位置为北纬32°30′ 以南,东经101°40′以东,为全国乌桕分布的西北沿。
垂直分布范围,在东部盆地为海拔80-900m,在川西南山地为海拔1000-1800m。
四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其中以长江河谷巫山-万县段,乌江流域涪陵-酉阳段,金沙江河谷宜宾-雷波段,岷江流域的宜宾-仁寿段为集中。这些地段中的巫山、酉阳、彭水、黔江、屏山、犍为、古蔺、荣县、仁寿、井研等10县,桕籽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7.2%,是全省乌桕的主要栽培地区。
四川省的乌桕林,其分布区域、经营方式油桐相似。但较油桐更喜温暖和光照,忌秋雨,适生与栽培区较窄而集中,以长江、乌江及金沙江河谷地带为主。在这一主要栽培区内,人烟稠密,垦殖指数较高,采取桕粮间作,粮桕矛盾较油桐少,是自然而合理的经营方式。今后若结合改土,合理调整种植部位,仍将是主要经营方式之一。
全株具白色乳汁。树皮有明显的纵裂痕。单叶互生,稜形全缘,前端尾状渐尖,形极像魟鱼,基部锐形,叶柄长约2至5公分,柄上有一对腺体,膜质而淡绿色,平滑无毛,冬季变红;单性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蒴果椭圆状球形,子房3室,成熟时成黑褐色,种子球形外面包有一层富含蜡质的假种皮。乌桕(《唐本草》),又名:鸦臼(《纲目》),木子树(《植物名实图考》),琼树、蜡子树、虹模、血血木、桕子树,虹树。
落叶乔木,高达15米,具乳液,树皮灰色而有浅纵裂。单叶互生,纸质;菱形至阔菱状卵形,长3~8厘米,宽3~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钝形,全缘,两面均绿色,无毛,秋天变成红色;叶柄长2.5~7厘米,有腺体2个。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花小,绿黄色,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8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菱状卵形,宽约1毫米,先端渐尖,基部两侧各有肾形腺体1个。雄蕊2,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基部,子房3室,柱头3裂。蒴果椭圆状球形,直径1~1.5厘米,成热时褐色,室背开裂为3瓣,每瓣有种子1粒。种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蜡。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本植物的叶(乌桕叶)、种子(乌桕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木子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此外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本草纲目》记载:“乌桕,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又名鸦桕,也叫木梓树,蜡子树等。乌桕的叶色会随季节的更替而变换,新叶为绿色,夏季转为浅绿色,入秋转为红色或金黄色。它的果实为白色,三颗小东西堆在一起,像极了缩小版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