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哪里有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批发
-
面议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覆膜发酵周期一般应大于20d,判断腐熟度,指标见表5。终止覆膜发酵时,发酵物料不再升温,去膜,堆体无臭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或黑色。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覆膜发酵过程可选用参数控制、节点控制等控制方式,参数控制方式宜选择温度-氧气浓度联动控制,节点控制方式可选择时间节点控制、温度节点控制以及时间-温度节点联动控制。
随着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中堆肥发酵含水率逐渐下降,到覆膜发酵结束时含水率应在35%~45%。发酵过程中,应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通过强制通风使堆体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以上,宜控制在10%~15%。跟踪耗氧速率,及时调整通风量,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宜为0.05Nm3~0.20Nm3/min·m3;风压可按堆层物料每增加1m,风压增加1.0KPa~1.5KPa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发酵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注:发酵初期,通风量以膜鼓起且膜可压住为主,但后期以长时间通风去水为主。
在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的发酵过程中,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收益。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投入少、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处理200m3畜禽粪便的发酵区占地面积小于140㎡;基建量少:与其他堆肥方式相比,不需要防雨设施等;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灵活简便、易操作、实用性强:场地简单,无需建厂房,可露天使用;操作简便、易学习掌握;简便灵活、易移动,可多点使用。免翻抛、省工省时,自动化运行,不需专人看管。发酵周期短,一般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