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红木大红酸枝罗汉床,青岛红木罗汉床寓意不凡
-
≥ 1件¥0.00
罗汉床实用吗—罗汉床特点及功能介绍
罗汉床实用吗—中式罗汉床起源
据说主要是因为早期罗汉床多为庙堂中的高层人士,如方丈、住持之类的用具,他们白天在上面打坐,晚上就在上面睡觉。而一般的和尚是睡通铺,他们的房中不会有罗汉床摆放。有身份的大和尚才可以睡床,大和尚称之为“罗汉”,故称其为罗汉床。中式罗汉床初主要是僧人使用,或者在崇尚佛教的时期,后来流传开来,从汉朝到现在都备受人们喜爱。清朝是红木家具时期,因此中式罗汉床在那个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罗汉床实用吗—特点及功能
罗汉床是古老的汉族家具,属于卧具之一。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罗汉床因其实用一直是备受欢迎。中式罗汉床,古香古色的味道,将现代流行语中的“高大上”一词体现得。中式罗汉床能够一直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一点足以证明它魅力的强大。中式罗汉床一般体型较大,红木制作,可卧可坐,主要功能是待客。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社会,它既可以作为待客之用,也可以放在书房,增加典雅韵味。如果再加上的中式装修风格,以及其他的中国元素的搭配,美哉美哉!
罗汉床大多是优良木材制成,并且色泽上也以原料木材的颜色为主,所以,不但价格高,并且色彩造型少,算得上是奢饰品。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能力来选择。罗汉床的三面有靠背,中间是一个茶几。古时候,客人随着主人围绕着罗汉床而坐,茶几上摆满了茶,大家在罗汉床上饮茶对话,谈天说地。有时候主人也可以在上面小憩,缓解疲劳
罗汉床是什么床—罗汉床的来源详解
罗汉床是什么床—罗汉床的认识
罗汉床名称俚俗,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解释,推测与明人所称弥勒榻有关。弥勒榻是大型坐具,短不能卧;而罗汉床也是坐的功能大于卧的功能。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习俗是席地坐,虽宋以后演变为垂足坐,但盘腿打坐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弥勒榻,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另一说“罗汉床”,是原来汉榻(汉朝的坐具)的演变。“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为榻,如现代的“沙发”。
罗汉床是什么床—罗汉床的来历
罗汉床是中国古代一种富有特色的木质卧式家具,也是倍受现代人们喜爱和收藏的传统红木家具之一。“罗汉床”名称的由来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倒也流传着一种说法,起初主要用于寺庙僧人,并且只有高地位的人士才可使用,比如方丈、主持,他们白天在上面修身打坐,或与他人谈经论道,晚上则在上面休息睡觉,由于修成正果的和尚又称为罗汉,所以“罗汉床”由此得名。
随着历史的发展,罗汉床的应用逐渐广泛,古代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也渐渐与罗汉床相结合,成为一种特别的礼仪,尤其是在历代的绘画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看见地位高之人坐于罗汉床之上迎宾待客、谈笑鸿儒的场景。在此文化发展背景之下,曾经朴实无华的罗汉床开始追求繁缛华丽,比如清代屏风式的罗汉床便是典型代表。罗汉床弯曲的腿脚也是其特色之一,故有“香蕉腿”的俗称,与方方正正的床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圆润又不乏单调。
罗汉床是什么床—罗汉床是的区分
明清时期罗汉床的制做有许多区别,用大理石做围子是明代家具中不曾见的,其次是围子装石形式也与清代施工手法大异其趣。清代工匠往往先用芯板夹住大理石,再装入框架中,而明式做工往往直接装石装入框架,有时由于石板不平,框架打槽也随形弯曲,凡此类施工手法,年代一般较早。
罗汉床腿弯曲度大,兜转力,俗称“香蔗腿”。从床腿亦可区分出明做还是清做。清式鼓腿彭牙与明式的大挖缺做工,区别完全在于对罗汉床腿的理解,是有力而含蓄,还是有力而夸张?总体上,明式罗汉床挖缺腿足,给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清式罗汉床的类似腿足,在力度上多了活泼,显得夸张了一些。
罗汉床结构—罗汉床结构的分类介绍
罗汉床在现在的家庭中已经使用的比较少了,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一定会对罗汉床有所了解。罗汉床在老一辈中非常受欢迎,即使在我们父母小时候也是睡罗汉床居多
罗汉床结构—按形态造型分类
罗汉床的三面边沿都设有围屏,围屏造型的基本形态把罗汉床分类为三屏式、五屏式、七屏式、九屏式。因此,围屏的部件在各个方面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1、“三屏式”罗汉床,其床围分为三面围屏。后侧为正面围屏,两侧向前延伸,底座带束腰。围屏造型为一体连接,在正面围屏上做其造型,加以装饰,装饰手法与明式较接近。
2、“五屏式”罗汉床,其床围分为五面围屏。后侧正面围屏三块相连,两侧向前延伸,底座带束腰。在此期间,正面围屏三块相连,中间高起,造型起伏。“五屏式”罗汉床的出现,逐渐体现清式罗汉床的形态特征,装饰手法越加浓厚。
3、“七屏式”罗汉床,其床围分为七面围屏。后侧正面围屏三块相连,左右两侧各两块围屏向前延伸,底座带束腰。“五屏式”和“七屏式”在清式家具中使用为常见。
4、“九屏式”罗汉床在此基础上正面围屏五块相连,成山状。气质雄伟壮观,常见宫廷中使用。
罗汉床结构—按地域风格分类
从罗汉床造型研究中发现,罗汉床围屏的高矮,是用来划分罗汉床年代久远的关键,围屏越矮,年代就越久远。除此之外,在地域性之间的罗汉床造型、装饰手法也是截然不同的,京式、广式、苏式各具特点。
1、“京式”造型的罗汉床,是宫廷家具,主要服务对象是清代的宫廷,是清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督建的家具。在制作规范和审美观念等各方面上都深受宫廷特点的影响。在造型上采用体量和用料加大,为体现出宫廷宏伟壮观的品质。
2、“苏式”造型的罗汉床,遵循着明式家具的优良传统,保持着明式家具的一贯做法和作风。造型上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在线条运用上表现出非常流畅的感觉,结构合理。
3、“广式”造型的罗汉床,深受海外文化的影响,一直都非常注重借鉴和糅合。从清代时期开始,广式家具在造型、结构和装饰上更多地模仿于西方式样,形成了中西合璧兼而有之的广式家具。如造型上多呈束腰状。腿足部注重精雕细刻,尤其是装饰图案,追求华丽、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