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花:花被筒极短,花被裂片6,披针形,近相等,长约3.5毫米,先端稍钝,外面疏被柔毛,内面近于无毛;能育雄蕊9,成三轮排列,近相等,长约3毫米,花丝扁平,被柔毛,、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花丝近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腺体,花药均为卵圆状长圆形,4室,上方2室较小,药室均内向,退化雄蕊3,长1.5毫米,三角状钻形,具柄;退化雌蕊明显。
雌花:退化雄蕊12,排成四轮,体态上类似雄花的能育雄蕊及退化雄蕊;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2毫米,等粗,柱头盘状。
果近球形,直径达8毫米,成熟时蓝黑色而带有白蜡粉,着生于浅杯状的果托上,果梗长1.5-2厘米,上端渐增粗,无毛,与果托呈红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选地
檫树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2-20℃,造林地一般在海拔800米发下,向阳山坡。适宜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凡属酸性红壤或微酸性黄壤等土类如红壤土、黄壤土、沙壤土,黑沙土及其它类型的填方土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均适宜栽种檫树。
整地
檫树整地采用大穴或水平撩壕等整地方式。穴大50×50×30厘米或40×40厘米的水平环山壕沟。有条件的地方先施放基肥,每穴放入0.25公斤的过磷酸钙等其它钾肥,与土壤拌匀,准备造林。
整形修剪
檫树为强阳性树种,自然整枝明显,不需整形修剪。檫树嫩枝或新梢受损伤后,在气温高,阳光直射时,树皮易产生日灼。大枝折断、病菌随雨水从伤口进入树心,常致心材腐烂变质。
根系好通气,怕渍水和土层板结。主根被切断不易再恢复,但能促使侧根发达。檫树属混合花芽,早春先花后叶。幼苗不耐严寒和霜冻,苗期常因霜冻而枯梢。
施肥
檫树林地,一般属酸性红壤与黄壤。这类土质较为瘠薄,粘性重、蓄水保肥性能差。因此,施肥、抚育管理十分重要。幼林期间要全垦深翻埋青,或以耕代抚间种豆类和绿肥。达到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和蓄水性能,有利根系伸展,促进幼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