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丹塞恩青少年心理疏导,小学生撒谎找心理咨询刘聪文
-
¥300.00
“扶弟魔”这个词人们在现在已经不会对它陌生了,从之前大热的电视剧《欢乐颂》到近几年的影视作品比如《安家》中,都有“扶弟魔”的身影。
“扶弟魔”究竟是什么呢?
比如说一个女孩儿嫁人以后,一心牺牲自己新家庭的利益去帮扶弟弟的家庭,一心为弟弟着想,即使弟弟“烂泥扶不上墙”也决不放弃付出,为此做出忽略自己伴侣的感受等一系列行为。简而言之,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帮扶弟弟或者弟弟的家庭到了魔怔的地步“当然有时帮扶的对象也不一定是弟弟,可能是哥哥。
近期大热的电视剧《扫黑风暴》中,姐姐徐英子的遭遇更是令人唏嘘。徐英子的弟弟徐小山不务正业,欠下网贷,后去勒索一个杀人犯——孙兴。谁知被“黑吃黑”反而进了监狱。身为姐姐的徐英子为了救弟弟竟然选择去裸贷!随后更是被人设下圈套毁尽清白。她为救这个一事无成的弟弟付出了一切,后依然未能成功,选择了跳楼自杀。徐英子这个形象,就是典型的“扶弟魔”。电视剧自然有着戏剧化的成分,但生活中“扶弟魔”现象也屡见不鲜。当一个家庭中妻子是“扶弟魔”时,也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在分崩离析的边缘了。到底为什么会有“扶弟魔“的存在?
“扶弟魔”跳楼自杀的悲剧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心理学上分析有这几个原因
1、原生家庭
大家都知道,原身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说是贯穿人的一生。你身上某些特质或者行为,总会带有原身家庭的影子。“扶弟魔”也一样,在她成长的家庭中,父母对弟弟或哥哥的重视自然而然会影响她从认知到行为的方方面面。比如帮助了弟弟,就得到了父母的表扬与肯定。那么这个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会做出什么呢?当然是继续帮助或者讨好家中的男性兄弟。久而久之,这一行为就内化了,可悲的是,“扶弟魔”们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现这有什么不对。
2、社会文化
即便世界日新月异,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但回首望去,现在的父母、祖父母辈都是从困难年代生活过来的。他们有许多的旧观念受到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比如说一个家庭中男性才是主要劳动力,那么男性地位自然更高。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的因素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前文提到的生产力水平、父母教育观念以及社会既得利益为男性等等。在“扶弟魔”家庭中,儿子由于受到父母溺爱,缺乏立性,后长大依然需要家庭成员供养,于是姐姐或者妹妹就成为了受害者。
3、认知与从众
一般”扶弟魔“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间必然灌输了一些观念。”弟弟才是你一辈子的血脉至亲“,”你作为姐姐要照顾好弟弟“,”弟弟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没有弟弟,你被婆家欺负都没人帮你“这一系列的言语想必许多人都不陌生。当这一认知深入孩子的心,她就会自己给自己的想法合理化。
“弟弟这么困难,我是姐姐,帮助一下是应该的”。“父母操劳了一辈子,不应该让他们继续为弟弟操心,所以弟弟这个责任应该我来背负”。人是社会性动物,《乌合之众》里说到过,从众是每个人都无法戒断的本能,那么在周围环境都是重视哥哥或者弟弟的情况下,自然也会依从于环境。
4、个人价值体现
有时候仔细观察,你会讶异地发现,一些“扶弟魔”是知道父母这些观念不对的,她们也会对父母“重男轻女”的行为咬牙切齿。但她们依然会飞蛾扑火一般地为了弟弟或者哥哥作出牺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她认为的她个人价值和被尊重的体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提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要。尊重需要不仅体现在尊重他人,也体现在受他人尊重。一个完全不被尊重的人在社会中是活不下去的。许多“扶弟魔”是在用这种帮助的方式得到父母那方的认可和尊重。“看,你们的孩子其实是我!整个家庭后还是需要我来支撑!”
我们常说,童年影响人的一生,指的是童年留下的印记对一个人成年后的人格和情绪产生影响。心理学家把童年印记比喻成“内心的小孩”。说到内心的小孩,人们常常误以为就是指让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的阴影小孩,其实还有阳光小孩。
600-家庭教育
许多家长们总是习惯于抱怨自己孩子的诸多问题,例如说孩子不爱学习就知道玩游戏,又或者孩子不听话总是和我对着干,再比如孩子性格不开朗不愿意交朋友,等等。孩子有这些问题没错,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一定是孩子的错吗?家长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孩子,好的坏的都要接纳,并慢慢帮助孩子改正,这才是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下面我们便来看看,如果家长们不接纳孩子,孩子们可能会变成什么样。
1、价值感缺乏,自我评价低
如果家长们不接纳孩子,时常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话,孩子们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于是对自己的评价极低。这样的心理状态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没价值感,所以孩子就会逃避竞争。而逃避竞争就难以变得,终在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前退缩。
2、心理承受能力差
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孩子心中就没有亲情的力量支撑,所以内心十分脆弱,承受能力差。这种脆弱的心理,容易在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时体现出来。原本一件寻常的小事,例如老师的一句责骂,其他孩子听过也就过了。但内心脆弱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受伤,变得心情郁郁。
3、性格变得内向、孤僻
家长长期不接纳孩子,孩子就会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这样孩子就倾向于只依靠自己,从而变得内向、孤僻。内向孤僻的孩子,喜欢把什么情绪都往自己的心里面闷,这样的情绪处理方式,很容易就破坏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了,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所以家长们接纳自己的孩子十分重要。对孩子多点耐心,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从犯错误中走过来的吗?
子都28岁了不听话该怎么治?如何与28岁的儿子沟通
1、确认彼此的边界
儿子28岁,意味着他已经成年了一段时间,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甚至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总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充分的发展,有着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很难因为周围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价值体系。
所以,当你面临跟28岁孩子的沟通问题时,你要判断自己是否侵犯了对方的边界。人与人的边界感很重要,即使是与你骨肉相连的孩子,他依然有自己的想法与情绪,如果你总是替他做决定,总是干涉他的选择,总是跟他说“你要怎么做”“你要如何如何......”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会因为你的控制行为而情绪失控,他也很难对你信服。
当28岁的儿子不听话的时候,你要把他的责任归还给他。你能够做的就是给他支持与鼓励,而不是帮他做决定,因为你也承担不了终的后果。这正验证了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课题分离的重要性。
2、成为孩子的榜样
即使孩子已经长大,你的一言一行依然会深深感染他。
如果你总是对生活抱着悲观的态度,总是怨天尤人,总是让孩子去承担消化你的负面情绪,承担你的压力,孩子也会疲惫不堪,直到做出反击行为。
想要孩子听你的话,你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所谓的榜样,并不是你一定要在某些工作上面做出的成就,而是你可以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的好状态,让孩子觉得跟你待在一起很舒服。
当你们相处的越和睦,你说的话在孩子的心中就越有分量。
你可以每天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好事,这三件好事只要是让你心情愉悦的小事都可以。积极心理学认为,感恩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提高我们的生活满意度。
3、学会与孩子非暴力沟通问题
面对没有跟孩子达成一致的问题,你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说出你的建议,但是你要意识到孩子是否选择听你的,并不是你的责任。孩子即使不听你的,你也要学会去尊重他,因为为结果负责的是孩子,而不是你。
非暴力沟通的步骤包括:描述客观事实、表达内心感受、表达内心需求、提出具体请求。如:我看你自从大学那段恋爱分手以后,再也没找对象,已经4年了,你还是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我很担心你,我希望有人可以陪伴在你身边,跟你一起面对。我同事家有一个女儿,跟你年龄差不多,也是单身,我想介绍给你,如果你们相处不来也没啥关系,爸妈也不会逼你,你是怎么想的呢?
儿子都28岁了不听话该怎么治?作为父母,你需要认识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足够成熟,我们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去掌控他,而是要把责任归还给他,尊重他的想法与选择。如何与28岁的儿子沟通?你要确认彼此的边界;成为孩子的榜样;学会与孩子非暴力沟通问题。
父母不断的索取算计女儿,对女儿索取型父母表现
,父母想要控制女儿
有的父母口口声声说着爱女儿,让女儿听他们的话,小到女儿的穿衣吃饭,大到女儿的职业选择、婚姻大事等,还说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等,终却把女儿坑得很惨。
其实,这些父母的目的就是想要控制女儿,让女儿服从他们,可以更好的照顾他们,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一些目的,却可能从来没有为女儿的幸福快乐考虑过。这些父母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在索取算计自己的女儿。
第二,把女儿当作赚钱的工具,经常向女儿要钱
有的父母对女儿的索取很直接,他们很少关心女儿在外面的生活,只是把女儿当作赚钱的工具,经常向女儿要钱。并且他们拿着女儿辛辛苦苦赚的钱去打牌、赌博等,等钱输光后又跟女儿吵着要给他们打钱。而一旦女儿不给他们钱,他们就说女儿是“白眼狼”,白养了她等。
第三,总是要女儿帮衬家里的兄弟姐妹
有的父母不光要女儿给他们钱,还总是要女儿帮衬家里的兄弟姐妹。例如,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些女孩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等毕业工作后,也只是找了一份普通工作。但父母却以为女儿在外面混得很好,工资很高。
他们常常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不要在外面乱花钱,要攒钱给他们养老,要攒钱给兄弟买房、给兄弟准备彩礼钱、给侄子、外甥女学费等,甚至让女儿多去挣钱、不要去谈恋爱等。这分明就是在不断的榨取女儿的价值。
第四,父母对女儿一直很少付出,却不断要求女儿给他们回报
有的父母一直“重男轻女”,在养育女儿的整个过程中,对女儿一直很少付出,等女儿长大后却不断要求女儿给他们回报。例如,有的父母觉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初中毕业后就让女儿去打工,并且明确向女儿提出,你没有给家里赚几十万,你就不要结婚。
第五,从小就带有目的性的教育女儿要感恩父母
有的父母从小就带有目的性的教育女儿要感恩父母。在女儿几岁的时候,他们就不厌其烦的在女儿耳边唠叨,养育她是多么的不容易,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成本,然后不断提醒女儿以后一定要感恩他们,让他们以后过上好日子。
所以,有的父母真的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爱女儿,他们生女儿是带着目的的。
第六,跟女儿的男朋友索要“高昂的彩礼”
当女儿恋爱了之后,有的父母跟女儿的男朋友索要“高昂的彩礼”。要是男方不给,他们就不同意女儿和他来往,甚至逼迫女儿和别的有钱人家去相亲。
第七,女儿结婚后,闹着要女儿和女婿给父母养老
有的女儿找了一个比较富有的女朋友。在女儿结婚后,女儿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有的父母竟然去女儿和女婿家里闹,要女儿和女婿给他们养老。如果女儿和女婿不同意,他们就要死要活的。结果女儿和女婿经常为此吵架,家里被弄得鸡飞狗跳。
有的女婿因为受不了妻子的父母这样无理的索取,甚至提出了要和妻子离婚。即使这样,有的父母也不觉得自己有错,还觉得可以把女儿再嫁一笔钱。
父母没本事还嫌弃孩子没本事,穷父母凭什么怪孩子没出息?
,父母没本事,担心自己的受到挑战
虽然有些文化修养比较好的人会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但很多父母与孩子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们觉得自己生了孩子,赋予孩子生命,他们就是孩子一切的主宰,他们永远都在孩子之上。
因此,他们没本事反还嫌弃孩子没本事。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反过来责怪他们没有做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义务等,他们不允许孩子来挑战自己这份高高在上的,不允许孩子破坏自己的感。
第二,父母没本事,于是想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但教育方式不当
父母所受文化教育不高,当他们看到孩子和自己一样的没本事时,他们不想孩子和自己一样走老路,想激发孩子的成就动机,但他们又不知道正确教育孩子的教育方式,所以,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孩子争气,让孩子在年轻的时候早点找到人生目标与方向,努力向上。
第三,父母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比较淡漠
穷父母怪孩子没出息,可能这种父母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比较淡漠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他们可能也只是把他当作一种利用的工具。
这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的早期经历当中,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他们提供健全的心理抚养,忽视他们的需求,以致他们长大成为父母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来补偿他们曾经受到的伤害。
他们生孩子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想很多,就是为了养儿防老,或者想要让孩子长大后改善自己不好的生活方式。
当他们发现孩子没出息、没本事之后,他们的希望落空了,就对孩子感到非常的生气,然后他们把所有的怒火都发在孩子身上,因而出现指责孩子没本事的情况。
第四,父母的嫉妒心理
父母嫌弃孩子没本事,可能是他们平常好面子,总是喜欢“与人攀比”,养成了爱对比的习惯。当他们看到或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工作很好,工资很高,不但买了车、买了房、娶了妻子,还给自己的父母很多钱养老后,他们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嫉妒,恨自己的孩子没出息。
第五,父母的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