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延性混凝土厂家-奥泰利集团-高延性混凝土
-
¥880.00
传统加固方式
基础开挖→绑钢筋→打孔→对穿钢筋→支模→浇高延性混凝土(压抹砂浆)
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不需要钢筋仅需压抹10-20mm厚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
「四大优势」
高延性混凝土 high ductile concrete
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等原材料组成,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成型以后,
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特种混凝土。
2.1.2 合成纤维 synthetic fiber
用有机合成材料经过挤压、拉伸、改性等工艺制成的纤维。
2.1.3 当量直径 equivalent diameter
纤维截面为非圆形时,按截面积相等原则换算成圆形截面的直径。
2.1.4 纤维体积率 fraction of fiber by volume
纤维体积占高延性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2.1.5 纤维用量 fiber content
单位体积高延性混凝土中纤维的质量,以 kg/m3 表示。
合成纤维的力学性能
项 目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N/mm2
) ≥1200
初始模量(N/mm2
) ≥30.0×103
断裂伸长率(%) ≥7.0
4.1.4 合成纤维的密度、熔点、吸水率等主要物理性能参数宜经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
合成纤维可按表 4.1.4 取值。
表 4.1.4 合成纤维的物理性能
项目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纤维 聚丙烯粗纤维 聚酰胺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截面形状 肾形或圆形 圆形或异形 圆形或异形 圆形 圆形
密度(g/cm3
) 1.16~1.18 0.90~0.92 0.90~0.93 1.14~1.16 1.28~1.30
熔点(℃) 190~240 160~176 160~176 215~225 215~220
吸水率(%) <2 <0.1 <0.1 <4 <5
4.1.5 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极限拉力保持率)不低于 95%。合成纤维主要性能的试验方
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 21120 的相关规定。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离析、泌水,纤维不得聚团,并应满
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应符合表 5.1.2 的规定,拌合物中水溶性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
的规定。
表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
环境条件
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 配预应力筋
的高延性混凝土
不配筋
的高延性混凝土
干燥环境 0.30
0.06 1.00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0.20
潮湿且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 0.10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0.06
5.1.3 本章的性能要求适用于纤维体积掺量为 0.5%~2.0%的高延性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同时满足试配强度和韧性的要求,并应满足高延性混凝土
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6.1.2 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相
关要求。
6.1.3 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
6.2 原材料规定
6.2.1 高延性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6.2.2 高延性混凝土的骨料宜为中砂,细度模数宜为 2.3~3.0。骨料含水率应小于 0.5%,含
泥量不应大于 1.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3%。
6.2.3 高延性混凝土宜采用减水率不小于 25%的减水剂。
6.2.4 宜复合掺用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等级不应低于 II 级。
6.2.5 高延性混凝土中纤维的体积率不宜小于 0.5%,且应以试验结果终确定。
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高延性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
依据表 6.3.1 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
别增加和减少 0.05。
6.3.3 高延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三盘高延性混凝土的
重复试验,每盘高延性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高延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配制强度。
6.3.4 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延性混凝土的制备
7.1.1 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干混料(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预拌方式制备,宜采用后
加法加入纤维。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仪器,使用前应确认其检定合格。每盘高延性混
凝土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1.1 的规定。
表 7.1.1 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
原材料种类 计量允许偏差
(按质量计) 原材料种类 计量允许偏差
(按质量计)
纤维 ±1% 骨料 ±2%
水泥和矿物掺和料 ±2% 拌合用水 ±1%
外加剂 ±1% — —
7.1.2 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机转速不宜小于 45r/min。
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
7.2.1 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1 搅拌好的高延性混凝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应离析和泌水。
2 高延性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宜在 40min 内用完,当施工现场温度大于 30℃时,应适当
缩短使用时间。不应使用超过初凝时间的高延性混凝土。
3 现场浇筑高延性混凝土构件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超过
1.5m。当倾落高度大于 1.5m 时,应加串筒、斜槽、溜管等辅助工具。
4 高延性混凝土施工应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加水。
5 高延性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其振捣密实,同时应避免离析和分层。
6 高延性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
7 高延性混凝土可采用手工压抹方式进行施工,应纤维分散的均匀性,注意构件
转角处连续施工,不应在阳角处留施工冷缝。手工压抹宜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大于
15mm。
高延性混凝土进场检验
8.1.1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复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8.1.2 复验项目应包括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净含量。
8.1.3 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包装净含量误差不应超过标识质量的±2%。
8.1.4 进场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应查验和收存型式检骏报告、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或
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8.1.5 进场复验应测试高延性混凝土标准养护 3d 龄期的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抗
折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本规程表 5.2.1 中 3d 龄期的性能指标作为进场复验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