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高古玉成交价古玩个人现金收购
-
面议
唐代的提油玉鸟
器型、雕工、纹饰都可以透露一些老相。我国制作玉器的历史相当悠长,各时代的风格工艺水平也不同。琢玉工具的不同,雕琢出来的产品自是不同。也老式工匠以老工具,用生命雕琢,才有朴拙扎实的气韵。当今科技工具如电钻、电刀、雷射的仿古产品,乍看华丽有余,但总觉内涵气韵不足。观赏古玉以逻辑思考,有时设想身处不同时空来探索,则对古文明的结晶会更有另一番的体认。
察植物根茎
在地下长期埋藏的古玉,难免会遭到植物根茎的侵入,对其表面造成侵蚀,所以古玉也会伴有根须状的印痕。
“熟”玉之色,应是有油脂光泽的暖白色调,这种色调,是一种精光内蕴之感,不是极白,却又比极白,更让人感觉心情静谧,似乎玉与人可以由此而融为一体。
熟态,是一种视觉效果,主要是光线的漫反射作用,圆熟喜人,不生硬刺眼。
于是,熟便成了我们玩玉人喜欢的感觉,有些和田玉籽料,也能出现熟的感觉,这跟古玉是一样的。和田玉以温润著称,虽然,真正达到羊脂级别的和田玉,少之又少,但并不影响人们对玉质洁净、润泽的追求。
找到了古玉的熟,也就能准确把握古玉的味道与神韵,这是一项技能。看多了真品,体会到了熟,是全新的开始,真正走上鉴玉的道路。
目前国内古玉收藏群体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俗人俗玩,一类是俗人雅玩,一类是雅人俗玩,一类是雅人雅玩。
所谓俗人俗玩,就是对古玉一窍不通,见别人玩玉心里痒痒,于是不管真假好坏,也弄块玉在身上挂挂;所谓俗人雅玩,是指对玉器知之甚少,但为了故充高雅,或为投资赚钱,不惜一切代价买好玉,买真玉,然而对玉器本身的文化内涵缺乏兴趣,看起来是个玩玉之人,实际上是个爱财俗人;所谓雅人俗玩,是指一些研究玉文化的学者,在对理论知识侃侃而谈的同时,买一些似是而非的玉器,对号入座,沾沾自喜;所谓雅人雅玩,是一个特别喜爱玉器的群体,他们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藏品到,知识丰富,既能鉴别玉器,又能在收藏中注重提高自身品位。
古玉收藏不能只重材质
玩古玉若首重玉材,则会禁锢视野,狭隘心胸,不得其乐。
中国上下五千年,古玉形态各不同。简言之,应该是:“文化期重沁,商周重线,战汉重型,唐宋元重题材,明清重玉质”。
文化期的古玉大多型制简单,素面无纹,此期古玉美的是沁,几千年大自然造化之精华尽在其中;商周古玉,线条优美,艺技天成,根根撩拨心弦;战汉古玉张扬霸气,匠心运,此期古玉值得玩味的是型;唐至元期间,题材千姿百态,或乐声阵阵,或舞姿翩翩,或秋山春水,或鹤鹿同春,人文自然尽收眼底;明清古玉讲求实用,题材广泛,工艺繁缛,虽有视觉冲击,若玉质不爽,则玩之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