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抑垢剂反渗透阻垢剂国外品牌
-
¥3.00
经二级DTRO的出水可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出水存至清水池,可达标排放或用于绿化浇灌等。
(5)设备冲洗和清洗
系统冲洗:目的是防止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膜片表面沉积,在每次系统关闭时进行,正常运行状态下需停机时,一般都采取先冲洗后再停机模式。系统故障时自动停机,也执行冲洗程序。系统冲洗分为渗滤液冲洗和净水冲洗:DTRO停机时先采用渗滤液原水冲洗,再采用清水冲洗;二级DTRO只需清水冲洗。两种冲洗的时间都可以在操作界面上设定,一般为5~10min,冲洗用水量为5m3/h,冲洗后水排至调节池。
化学清洗:为保持膜片性能,膜组需定期进行化学清洗,定期向储罐添加清洗剂和阻垢剂,并设定清洗执行时间,清洗时自动执行。清洗剂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均为清洗剂,碱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脂肪、腐殖酸等有机物的污染,酸性清洗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铁盐、碳酸盐等无机物污染。清洗时间一般为1~2h,清洗后的液体排出系统到调节池。清洗周期取决于污染物浓度,当在相同进水条件下,膜系统透过液流量减少10%~15%或膜组件进出口压差超过允许的设定值时即进行清洗,正常情况下清洗周期为:DTRO系统,碱洗5d(pH=10~11)、酸洗10d(pH=2.5~3.5);二级DTRO系统,碱洗14d(pH=10~11)、酸洗28d(pH=2.5~3.5)。
三、反渗透膜的影响因素1、进水压力对RO膜元件的影响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反渗透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由于过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浓差极化,又会导致盐透过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2、进水温度对RO膜元件的影响RO膜元件产水电导对进水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水温增加水对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量就增加2.5%-3.0%;(以25℃为标准)。3、进水PH值对反渗透膜的影响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PH值在7.5-8.5之间,脱盐率达到高。4、进水盐浓度对RO膜元件的影响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分或有机物浓度的函数,进水含盐量越高,浓度差也越大,透盐率上升,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经过中空纤维膜的外壁,从中空纤维管束的另一端把渗透液收集起来,浓缩后的料液从另一端连续排掉。中空纤维式的优点是单位体积内的膜装载面积大,无须承压材料,装备紧凑。缺点是容易堵塞、清洗困难。因此对原液的预处理要求很严。四、反渗透膜污染因素及其防止1、反渗透膜的污染导致膜性能降低的膜污染因素:
(1)膜本身发生化学变化,包括芳香聚酰胺膜的胺基受氯和其他氧化性因素的作用而破坏;醋酸纤维素膜的酯基受温度和pH值影响而水解;膜受强酸、强碱的溶解等。
颗粒物的沉积(胶体污染):由于进水中常含有大量的硅酸胶体,前端的过滤处理无法脱除,增加了溶质的传质阻力,且有形成硅酸盐垢的不利因素。
(3)无机物的沉积(结垢):膜表面盐浓度升高(浓差极化现象),当成垢盐的浓度超过其饱和浓度时就会发生结垢,使得消耗的能量增大。
(4)微生物的粘附及生长(生物污染):进水中含有微生物和膜的较大的表面积。
(5)有机分子的吸附(有机污染):水中有机大分子如油和烃类对膜的污堵或小分子有机物对膜的吸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