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哪里有道观规划设计市场行情
-
¥88.00
佛家强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崇尚礼乐,它是美学上的几何学严谨浑厚而有秩序,建筑的构图是双边对称。而道家在此基础上并含蓄了重返自然,回归自然才得天真。在建筑格局上可不受平面地块的高低差限制,在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主次尊卑指导思想基础上,建筑可逢高建高,逢低就低,上下错落,不对称式均衡。正是由于儒道思想相辅相成共存共荣,才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所反映出来的自由活泼曲折的格局。
十方院古称金阙宫,又名西十方院,位于鹿泉市西城门外太平河南岸,一进鹿泉城向北就遥遥可见十方院三百米转弯处草白玉牌坊,显然这就是十方院的入口标志,也是十方院建筑格局的序幕从山门牌坊向左拐便是 300 米长的香道,香道尽头往南一拐,道观风格十足的铁红色高大弓圈主门矗立在眼前,真有神圣之感。
中轴线上后一个大殿是供奉道家高神“三清殿”也是全院主体大殿,殿内供奉的是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财神殿供奉的是关帝圣君,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汉大将,好读春秋,秉性忠直,明万历时三十三年加封“三界神威远震天遵天帝圣君”总司驱邪伏魔,济渡众生,聚宝之职,殿内正座即关帝,左为周仓,右为关平。
坐落在中轴线尽头的是道学院教学楼,楼高二层,为了与院内建筑风格相协调,也把屋顶盖上琉璃瓦,二层外廊梁板绘彩色古建图案,但主立面还有待改造。该楼至三清殿有一个空间院落,为了使二者的建筑有一定的联系过渡在紧临高大的三清殿身后设置了一个假山,假山上比例适中的八仙雕塑活灵活现,形象动人,在池内无数喷泉水气蒸腾中更显神气十足。这鲜活的立体画面,与庄严雄伟的三清殿形成鲜明对比。
细细分析十方院建筑格局,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脉脉相承,的北京故宫紫金城为了烘托太和殿主体建筑的庄严,在主轴线上设置了永定门、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内金水桥和太和门,其他附属建筑依次周边排列。颐和园为烘托佛香阁这一主体建筑除它建筑本身体量大占据中轴线高主要位置外,为搞好陪衬其他众多建筑八字列开,好象文武百官依次从上至下站立两厢。佛香阁脑后造型简单,体量较小的惠海作为尾声。好象剧目情节有序幕发展、强化、激化、高潮到转化。使人看后有张有驰主次分明有头有尾,余香不尽。
十方院在建筑景观序列上,主要建筑也同样按主次高低布置在中轴线上,在井然有序中体现各单体建筑在该组群中的重要性和等级地位,并沿中轴线推进,逐渐出现高潮。慈航、药王、元辰、财神、众附属殿依次围主轴线两旁排列,成为一幅主次有别前后呼应神情并茂的建筑群体。
轴线,一般多指物体的中心线,但在建筑设计手法中,轴线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建筑中的轴线是指建筑形象所交代的空间和实体的关系,由这种关系,在人的视觉上产生一种“看不见”但又“感觉到”的轴向。合理的建筑处理这种轴向感便能合乎意图。
宫观的大小没有定制,但有相对固定的建筑格局。除少数地形特殊的情况以外,典型的宫观设计都仿照宫廷布局,在南北中轴线上摆放主要建筑,在东西两侧安置附属设施,形成前、中、后一进一进依次伸展,每一进整体配合 又相对立的营造格局。其形式也大都是高脊飞檐,正大侧小,红楼绿瓦,绕以松柏。有些宫观依山傍岩,借助山势,逐层而上,层层叠叠,参差有别,形成居高俯视的气势。有些宫观建在都市与深院官衙为伴,与寺庙佛塔相傍,连片成垣,各显气派。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修道的方法众多,就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道教宫庙称“观”或者"庙"或者"宫",而不称"寺",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为直接的关联。道教为什么重视天文学,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同时,道教从道家“”、“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