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焕文陶瓷作品底款真假如何辨别
-
面议
“567瓷”指的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1949年,郭沫若向中央人民提出生产“瓷”的建议,在周恩来主持下,“国家用瓷”很快成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由主持的次国 家瓷器烧造。很快,我国个国营瓷厂成立,这就是的“瓷厂”,它的前身是清代御窑厂和江西瓷业总公司。
随着国家的大力发展也陆续有些大型国营瓷厂投入生产,其中就包括轻工业部下辖的国营大型瓷厂主要有红星、宇宙、为民、艺术、建 国、人民、、光明、东风、景兴、新华、红光、雕塑、曙光,这14家国营瓷厂使用统一的底款。集结全社会的资源和大师共同打造,所以说“567瓷”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 势,在人才、技术水平、科研创新上,都达到了全国瓷器生产的高水平。所以这一时期所做瓷器是新中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
近5年来瓷板画行情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十几年前的门可罗雀,到如今天价频现,行情逐年走高。瓷板画渐渐成为收藏市场又一个热点。业内人士表示,10年前花5000元可以购买“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的4幅浅绛山水瓷板画,如今市场价已经超过25万,十年涨了50倍,涨幅相当惊人。中泰国际曾举办过“珠山八友”瓷板画拍卖专场,94件作品成交率72%。毕渊明的《老虎四扇屏》以高出估价数倍的62万元成交,汪野亭的四屏瓷板目前的价格基本都在百万元以上。而在20年前,这样的瓷板画价格多在500元以内,20年涨了2000倍,幅度相当惊人。
汪小亭的艺术人生是极不平坦,虽然从小便深得父亲汪野亭的培养及器重,但历史对他极不公平,他从小失去母亲。抗日胜利后,重返陶瓷美术天地,1957年进入"景德镇工艺美术社",与胡献雅、毕渊明、吴康、陈先水等交往甚密,并同时加入明盟组织。邵式平省长视察景德镇时曾赠给他们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轰动一时。1958年景德镇市给陶瓷艺人试评职称时给他评为"设计师",享受国家给予物质补贴,1959年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2011年1月22日,被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