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服务企业资质
-
面议
垃圾分类的误区
误区一:大棒骨是餐厨垃圾
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类似的还有玉米核、坚果壳、果核、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误区二:厕纸卫生纸,不可回收
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陶器、烟盒等,也不可回收。
误区三:花生壳算其他垃圾
“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餐厨垃圾。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目前也归类在“餐厨垃圾”。
垃圾应该怎样分类
现在,北京的垃圾分类是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上海的分类也是四分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大致相当,北京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相当于上海的湿垃圾和干垃圾。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背后有很多门道。严格的分类标准应该是不遗漏任何信息,也不重复任何信息。这种分类当然理想,但实际上难以实现,因为对任何事物和物质分类都不可能做到不重复。例如,报刊纸张既可以是可回收物,也可以是其他垃圾,把它们分为其中任何一类也都有利有弊。归为可回收物,有利于物质的再循环利用,但是处置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占用的空间较大;如果归于其他垃圾则大多用于燃烧,虽然燃烧的能源可用于发电,但也有污染环境之弊。
目前北京、上海实行的垃圾分类四分法,既有科学依据,又比较简易,有利于让公众接受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调整。
从国际上来看,日本是从1980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如今被公认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好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方都有权力对垃圾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日本的垃圾可分为8大类:第1种是可燃垃圾,如厨余垃圾、衣服、橡胶制品、革制品、杂草等;第2类是不可燃垃圾,如餐具、厨具、玻璃制品、灯泡、小型家电等;第3类是粗大垃圾,就是比较大的垃圾,如自行车、桌椅、沙发、微波炉、烤箱、高尔夫球杆等;第4类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如水泥、砖瓦、农具、灭火器、废轮胎等;第5类是塑料瓶类,如饮料、酱油等的塑料瓶;第6类是可回收塑料类,如商品的塑料包装袋、牙膏管、洗发水瓶子等;第7类是有害垃圾,如干电池,体温计等;第8类是资源垃圾,如报纸杂志、硬纸箱等。可以看出,日本的垃圾分类标准做得更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