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港蜂糖李树苗秋季管理,蜂糖李树苗1公分粗价格
-
≥625000株¥3.20
-
999-625000株¥3.20
-
10-999株¥5.00
湖北黄石港蜂糖李树苗秋季管理,蜂糖李树苗1公分粗价格
蜂糖李子树苗夏季怎么管理?
夏季蜂糖李子树苗可以参考以下方法进行管理:
一、防病治虫。进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易各种病菌、害虫滋生繁衍,因此,抓好病虫害的防御尤为重要。其防御措施有:综合药防、人工防范、针对性防范。
二、防脱肥缺肥。夏季为蜂糖李子树苗需肥高峰,若不及时追肥会出现脱肥而影响树势及幼果的正常发育。因而,应及时追肥。通常对一般性大树,可每株穴施入粪尿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钾,按3:10:5混合成2公斤施入。对于脱肥显著的田块,也可在喷药时混入2%的尿素水溶叶面喷施。同时,对于有缺素症状的蜂糖李子树苗,应有针对性地喷肥补救。如对于有缺钙元素而有水心病的果树,可在果实膨大期至采收周或8周时,喷施2次~4次0.5%的钙水溶补救。
三、防日灼。盛夏气温高,日照强,蜂糖李子树苗果实局部温度有时会高达45℃以上而发生日灼。其症状是果实面上先出现黑斑,稍后逐渐扩大直至烂掉,对产量影响较大。其防御方法,一是适时果园浇水或喷水,以降温增湿防高温强光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二是对易发生日灼的果实涂白、贴纸或套袋。涂白剂的配方为石灰、水是1.5:4,加少许食盐,调成糊状即成。
四、防早衰。夏季为蜂糖李子树苗营养消耗峰期,常会因肥力不足,或受渍涝灾害而出现早衰现象。所以,进入夏季,除适时追肥防早衰外,还应注意防渍除涝。因渍涝是蜂糖李子树苗早衰的主因,因此,应及时清沟沥水,做到雨过地干,园不积水,园土干爽。
蜂糖李苗品种介绍
蜂糖李果实卵圆形,果面淡黄色,外被蜡粉,果顶一侧微突,缝合线明显。平均单果重35.3克,**65.9克,果形指数0.89;果肉淡黄色,平均果肉厚26.45毫米;可溶性固形物16.1%,可溶性糖13.54%,可滴定酸0.77%,维生素C 8.95毫克/100克,可食率97.88%;肉质细、清脆爽口,汁液中多,味浓甜,离核,品质。
四川缘道农业有限公司是已经的苗木培育公司,拥有大树基地300余亩,各种嫁接优良苗木。
五月脆李苗品种介绍
五月脆李早熟(6月上旬成熟)李子,单果重30-60克,不裂果,脱骨,成熟后果面紫红色(充分成熟后果面颜色发乌),被白色果粉,果粉密致不易擦落,果皮薄(可与果肉一起食用无苦涩味),果肉绿色,肉质脆且极细腻,纯甜无酸,回味清香。
四川缘道农业有限公司欢迎广大客商来人来电实地考察,满意后现场起苗,公司技术人员一对一服务,全力解决您种植的后顾之忧。
6.桑白蚧
属同翅目、盾蚧科,又名桃白蚧、桑盾蚧等。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枝条上刺吸汁液,主要危害蜂糖李苗2〜3年枝,被害处稍凹陷,严重时枝条萎缩干枯,以至整株死亡。
(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阔椭圆形,扁平,橙黄色或淡黄色,腹部分节明显,每节侧缘呈圆形侧瓣。臀板背面约有60个圆柱形腺管,排成两行。臀针3对。生殖孔周围有5组盘状腺孔。介壳近圆形,背面隆起,白色或灰白色,壳点橙黄色,偏于一旁。雄成虫橙黄色或橘红色。前翅1对,膜质,后翅退化成平衡棍。足细长多毛,腹末有1对针头交尾器。雄介壳长形,背面有3条的隆脊,白色或灰白色。壳点橙黄色,偏于前方边缘上。卵椭圆形,橙黄色或淡黄褐色。初孵若虫扁椭圆形,淡黄褐色。蜕皮后开始化泌介壳。雌雄明显,雌若虫椭圆形,橘红色。雄若虫体型稍大,暗黄色。
(2)生活习性。一年发生3代,以成熟孕卵的雌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产卵于介壳中的母体下方或后方。小若虫孵出后,从盾壳下爬出,分散到枝条,芽腋及叶柄处定居取食,足失去作用不再爬动。-、二、三代若虫的出现期分别在5月、7〜8月间和9月。雌虫2龄时形成介壳,经过3次蜕皮而成熟,卵产于介壳之下,卵量百粒左右。雄若虫只经2次蜕皮就化蛹。雄成虫口器退化不取食。
(3)方法。冬季或早春,人工刮刷树皮,消灭桑白蚧越冬雌虫体。蜂糖李苗发芽前,全园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中旬1代若虫出壳期,喷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2%农地乐1200倍液。
7.苹小卷叶蛾
俗称舔皮虫。幼虫吐丝缀连叶片,潜居缀叶中食害,新叶受害特重,当树上有果实后,常将叶片缀贴在果实上,幼虫啃食果皮及果肉,果肉吃成不规则的片状坑洼。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3〜20毫米,全体棕黄色。前翅斑纹褐色,基斑色较淡,中带上半部狭窄,不半部向外侧显著增宽,或下半部分二叉,似倾斜的“h”,端纹扩展到臀角,形成一个暗色三角形区。后翅浅灰褐色,缘毛灰黄色。卵椭圆形,稍扁,直径约0.7毫米,初为浅黄色,孵化前深灰色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成块状。幼虫体长13〜17毫米,浅绿或翠绿色,头淡黄绿色,头侧后缘处单眼区上方有一褐色斑纹,前胸盾浅黄褐色,臀木栉6〜8齿,蛹体长9〜10毫米,黄褐色,腹部二至七节背面有二横列突起,尾端具有8个钩状刺的臀棘。
(2)生活史。苹小卷叶蛾一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枝干的粗皮裂缝。剪锯口、翘皮或草绳、落叶等处作白色小茧越冬,次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4月下旬为出蛰盛期,5月上旬全部出蛰。幼虫出蛰后,爬到新梢上卷叶危害,5月中旬越冬代幼虫开始化蛹,蛹期8〜11天,5月底至6月初,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产卵在叶片上,卵期7天左右,7月上旬,代幼虫已全部孵化,幼虫极活泼,一经触动就迅速倒退或吐丝下垂,刚孵化的幼虫,吐丝把两片树叶缀起黏和在一起,在里面食叶肉。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二代幼虫孵化,8月下旬至9月初开始羽化,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后2〜3天产卵,可持续1〜2天,卵期6〜10天,幼虫期8〜26天,这代幼虫危害不久,即开始作茧越冬。
(3)方法。早春刮除老翘皮,剪除树上的干橛,集中烧毁。5月上旬越冬的幼虫卷叶危害时,以及5月下旬幼虫化蛹时,人工摘除卷叶,消灭幼虫和蛹。在4月中旬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前,及5月中旬越冬代幼虫转叶化蛹前,各喷1次30%灭幼脲3000倍或24%美满悬浮剂6000倍。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趋光性、挂糖醋液、装设黑光灯诱杀成虫。在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用松毛虫、赤眼蜂效果很好,方法是:根据苹小卷叶蛾性外诱捕器诱蛾数,在成虫出现高峰后,3天开始放蜂,以后每隔5天放蜂i次,共放蜂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