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节灯展山西景区灯光展表演公司
-
面议
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国都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中国早记载的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萧纲、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
“上海国际灯会”的主题是“和谐、交融、发展”,展示的52组超大型彩灯,全部采用丝扎内透、分色裱糊等制作工艺,引进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法,并增加了LED等现代节能光源,赋予彩灯强烈的表现力,体现鲜明的时代感。灯组的设计和选材均选择绿色、环保、节能的材质。
灯会的主要内容是安放在园林美景之中的各式灯彩,按不同的主题或故事内容分组陈设,每组又由若干个不同的人物或景物组成,同时有无数的串灯、灯笼、牌坊灯、工艺灯、书画灯、壁灯、脸谱灯、皮影灯、水底射灯、空中玫瑰、火树银花等作为衬托,形成了一个上下辉映、八方闪耀、色彩斑斓、眩人眼目的彩灯世界。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中国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我国古代,家家户户在元宵节当天会张灯结彩,一家人一起出去赏月、观灯、逛灯会、猜灯谜。发展至今,元宵节习俗内容丰富,如逛灯会、吃汤圆、游灯、押舟、猜灯谜等。
秦淮灯会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种形式营造出“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寄托民众的良好愿望与生活追求。与此相辉映的其他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如南京剪纸、空竹、绳结、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也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