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声测管连接方式
-
≥ 100米¥2.10
中工网讯(中工网记者 刘静)4月9日,历经3年多的施工建设,由湖北交投投资、中国铁建大桥局参建的湖北石江大桥成功合龙,为年内大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定海神针”打进“九曲回肠”,挑战大桥设计施工难度
石江大桥全长12.2公里,为双塔斜拉桥,一跨820米飞跃长江天堑,大桥综合施工难度世界同类桥梁前列。
大桥施工面临的个难题就是如何让大桥主塔在长江边扎下根。
长江之险,险在荆江。一直以来,荆江航道“九曲回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波云诡谲,大多发生在石江公路大桥桥址区——下荆江石首河段。
荆江石首段属于典型的蜿蜒型河道,江面宽阔,流速缓慢,常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形成了200多米深的细沙层。为让大桥主塔桩基稳固扎进细沙层中,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经多方研讨和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比选,终确定了119米长摩擦桩的设计方案。
据施工方中国铁建大桥局介绍,根据设计要求,主塔承台下方各需浇筑58根119米长的桩基。针对超厚粉细砂地层长大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易产生缩颈、塌孔、偏位等技术难题,项目团队从施工设备选型、泥浆配制、泥浆参数控制、钻机参数控制等环节入手,总结了成套施工工法,成功破解了地质和技术难题。
如今石首大桥234米的南塔与232米的北塔遥望相对,犹如两根定海神针,巍峨雄奇,傲然屹立于长江南北两端。
1100吨预制梁空中吊装误差不到2毫米
“大桥主桥北边跨混凝土箱梁施工是大桥建设的一个重要难点,过去,箱梁都是在空中平台上现场制作、现场拼装。为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石江公路大桥北边跨采取了地面预制、空中拼装的施工方法。北边跨需要使用36片梁,每片梁宽38.5米、长5至7米不等、高约4米,梁段重近1100余吨,把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从地面吊到高几十米的支架上,再进行拼装,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项目经理中国铁建大桥局李春江向记者介绍到。
据了解,的梁体地面预制、空中拼装的施工工艺对箱梁预制精度、预制品质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铁建大桥局迅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研发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满足施工各项要求。研制、使用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新材料,是普通混凝土材料抗折强度的 3 至 4 倍;在同类型桥梁中研发使用1100吨特种门式液压提升机;研发并采用了混凝土配合比,大幅提高了混凝土性能和实体的外观质量。
“石江大桥的桥面拼装工艺,有效改善了梁体的施工质量,减少了大桥后期维护成本,目前,我们已形成研发专利8项,将为团队今后参与建设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项目常务副经理刘春成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