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红豆咸肉粽联系方式
-
面议
吃粽子每餐别超50克(1至2个),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喝热红茶解腻粽子由于多油,多吃轻易腻,而且糯米又是不轻易消化的食用品,因此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
粽子(Rice Dumpling),又称角黍或者筒粽,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含有的淀粉、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粽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叶绿素、钾元素等多种营养。其制作方法是把浸泡好的糯米用白砂糖拌匀,再用煮好的粽叶包好,放锅里蒸即可。
脾胃弱者要慎食粽子。传说粽子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3]。粽子分好多种,其中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是广东粽子,主要有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等。
江南的粽子名声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样。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稻草灰汤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湖州粽呈特有的长条形,形似枕头,故有“枕头粽”之称:又因其身形瘦长,中间凹,两头翘,颇具线条美,小巧优雅,故有人戏称其为“美人粽”。湖州粽基本都是纯手工制作,很是考究;用料亦多种多样,如酱油、鲜肉、豆沙、蛋黄等。现今湖州有名的粽子有震远同、诸等。
制作关键
1、圆糯米要比长粒糯米软糯和粘一些,一般建议用圆的;
2、泡糯米的时候一定记得中途换水;
3、肉类和糯米一定要腌制时间长点,一般都是五小时以上,要在冰箱里冷藏腌制;
4、没有高压锅的话大概要煮两三个小时,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记得冻起来;
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其中一种叫“双烹”的粽子,是潮汕地区久负的传统名小食。裹蒸粽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粽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湛江人包粽子时用蛤蒌叶包五花肥猪肉作馅,叫蛤蒌粽,一是可以消除猪肉的肥腻,二是中和糯米的湿热, 祛热毒。另外也用其叶子煮蛤蒌饭,有特殊香气。
食用须知
1.吃粽子时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有节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2.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5. 食用前需充分加热至软。
6.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
西关是三百多年来广州美食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广式点心的发源地,广州的名小吃皆是出自西关地区。到广州,不可不来西关饮茶,饮早茶,自然少不了西关名点。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而谈及扬州,泰州地区的早茶,不仅在吃,更在于那份柔柔的情。一家人能够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不能不说是一种幸福。世世代代的扬泰人,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吃早茶的传统,延续着老扬泰的慢生活,延续着弥漫在整个城市间的亲情。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有一种叫“二厘馆”也供同样的点心,区别在于价格和设备,茶楼的茶资要三分六厘,而二厘馆的茶资只需要二厘,相差甚远,足足十六倍。老式茶楼有些分等级,楼上比楼下的贵,因楼上有空调(或电风扇)而且地方较宽敞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