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V柴油,五号柴油
-
¥3780.00
多地叫停加油区扫码支付
据记者了解,目前加油站的支付方式包括加油卡支付、手机扫码支付、App平台支付、POS机刷卡支付、现金支付等。一些加油站为了方便客户,尤其是今年肺炎以来推出“无接触”加油服务,直接在加油机旁粘贴二维码或使用扫码枪,车主无需下车即可使用手机完成交易,实现“不下车支付”。
事实上,在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的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07)中有这样的规定:“站内有人吸烟或使用移动电话时,应立即停止加油。”因此,一直以来,“加油站内不允许使用手机”就是一项安全常识,这也让在加油区内能否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成为争议焦点。
近日,浙江海宁市检察院针对此问题召开了听证会,会同通讯对四种场景下手机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手机使用volet通话时的功率密度为2.23mW/m2,而扫码时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为4.45mW/m2。因此评议团得出“在加油机旁进行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隐患”的结论。
此后,海南省海口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加油站手机支付相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禁止在加油区域内使用手机进行扫码关注或支付行为,扫码需在加油站办公区域内完成。据了解,目前南京、苏州、洛阳等地也禁止在加油区域内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手机电磁波引起爆炸的可能性较小
仍存在难以预料的风险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大约12万座加油站。其中,“两桶油”网点布局约为5.2万座,占比46%,剩余6.8万座包括二线国资、外资以及民营连锁和零散的加油站。在诸多区域中,加油站规模庞大,且多数处在人群密集区,因此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手机作为电子设备,除信号发射接收装置外,还有别的一些装置,电机、锂电池等零部件都可能产生电火花,没人敢这些不会引起火灾,比如使用拍照功能,也都可能产生电火花。不过和汽车上面的部件、人身上的静电相比,手机的危险性要小很多。全世界到现在为止没有一起查实的因为手机射频火花引起的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张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