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10公分柿子树价格品质优良
-
¥50.00
柿子原产于中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山地森林中仍有和半柿树。在山东省临朐县山旺发现了新生代柿叶化石,与“清宣柿子”果枝基部的叶相似。柿子树早在250万年前就存在于中国。根据日韩两国发现的柿子种植实际情况,推断柿子起源于黄河流域,但冰期过后,栽培品种起源于长江流域,原因不明。[2]
据文献考证,有关柿子栽培的记载,早在2000年前(汉代)司马相如的《死林赋》(公元前120-118年)就有一句话叫“枇杷烧柿子”。由此可见,柿子早在汉初就有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战国时期子思所著《礼记》,战国时期子思所著《礼记》中也有“枣、栗、榛、柿子、瓜、李、李、杏、山楂、梨等果实”的记载。由此推断,我国柿树可栽培2500-3000年。柿子的记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比如汉代张衡(公元78-139年)写的《有樱花、梅花、柿子树……》也涉及齐民要术。
原始柿果单宁细胞大而多,可溶性单宁也多,酒精脱氢酶少,因此可溶性单宁转变为不溶性单宁的速度慢,成熟时涩味很浓。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变异,有的单宁细胞变小,单宁含量变少,酒精脱氢酶增加,于是可溶性单宁转化为不溶单宁的速度快,当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单宁已少到使人不感到有涩味的程度,这样就成了完全甜柿。 [2]
完全涩柿中一部分品种在种子开始成熟时产生某种物质能使单宁细胞中单宁收缩变褐,变褐了的单宁细胞围绕种子周围,无种子一方的果肉中单宁细胞中的单宁呈可溶性状态,依然黄色,这种品种为不完全甜柿。种子产生的能使单宁收缩变褐的物质能力不强的则为不完全涩柿。
栽培树
幼树生长不强,结果不早。它们可以通过压榨树枝和果实自然生长,培育成开心的树形。基本条件好的苗木可培育成树干稀疏层状。个分枝高出地面30-40厘米。第二年剪短主枝,培育2-3个侧枝;第二主枝和第三主枝为副枝,选择2-3个侧枝,逐年培育成矮树骨架。成株期每株树好留150~200个结实的果枝。
在密植型甜柿园中,一般宜铺小树冠。4~8月生育期修剪主要采用擦芽、扭枝摘心、选择适宜的主侧枝和承枝、调整枝尖等技术,促进早开花、早形成、高产稳产。休眠期修剪主要是培育树木结构,保持完整的树形,控制树高和树冠,保持树体通风透光,清除所有病弱枝和枯枝。为了果树的结实能力,使枝条长得一样结实,按照树冠均匀分布的原则,更换结果母株。采用上述修剪整形树管理后,甜柿花一般2-3年试验,3-4年见果。密植5年后,甜柿亩产可达400—500公斤,8—10年后,亩产鲜果可达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