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的灭老鼠公司
-
¥400.00
鼠类繁殖力强,表现为性成熟快,出生后3个月即可交配;怀孕33周产仔,每胎4~6只,多可达17只;母鼠产后数日又可怀孕。条件适宜时,1对成鼠1年可繁殖后代几百只。小家鼠虽然每胎产仔较少,但性成熟更快。只要食、藏条件充足,家鼠全年均可生育,春、秋为繁殖旺季。野鼠的繁殖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每年产仔次数和每胎幼仔数少于家鼠需要强调指出,家鼠赖以繁殖的两大条件,食物和隐蔽场所,都是人类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治理时充分认识,采取措施,抑制其繁殖率。
鼠类保护自己的主要本领是隐蔽,以洞穴、缝隙、夹层等作为巢穴,借以栖身和繁育后代。野鼠的巢穴多数为自,少数利用自然缝隙、孔洞;但家鼠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泥墙、土地日渐减少,家鼠自己挖洞的机会也在减少,越来越多地利用下水道、夹层建筑孔隙以至家具、久不翻动的杂物和衣被等隐藏栖息。不同家鼠的栖息场所各有侧重,黄胸鼠多在建筑物的上层栖息褐家鼠喜在基层比较潮湿处,如阴沟、下水道等栖息;小家鼠常在家具、杂物堆里栖息,较少进入顶层。由于多利用现成空间,家鼠巢穴常无定式,垫巢物多为碎布、废纸,杂物或树叶、棉花等,通常没有固定的仓库。野鼠的洞穴和窝巢则各有特色,不仅有较松软的窝巢,有的还有储食的仓库以及厕所、气孔等冬眠鼠的窝巢筑在冻层以下,冬眠前堵严洞口然后蛰眠。
了解鼠类的感觉对提高治理鼠害的效果很有帮助。家鼠主要在夜间活动,视力欠佳,而且是全色盲。但是,它们可在很暗的环境里看清1m内的移动物体,能分辨颜色的深浅,在红光下视觉差。野鼠的视觉各不相同,白天活动者视力很好。
鼠类的听觉发达。家鼠对突发的声音敏感,能识别噪声,对有节奏的声音能很快适应。家鼠还能发出并听到每秒振动频率超过15kz的超声,小家鼠高听到90kHz,而褐家鼠为100kHz。根据这个特点,可制成干扰鼠类而人却不受影响的驱鼠器;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
在夏季,小黄家蚁雄虫和雌虫完成交配后不久,雄虫便死去,留下雌虫产卵繁殖蚁群。一般情况,在27℃条件下,工蚁卵期为7.5天左右,幼虫期为18.5天,前蛹期为3天,蛹期为9天,共计38天;而雌蚁和雄蚁大约需42天。就产卵量而言,平均每头雌蚁一生可产卵3500粒,一天可多达30粒。一般,一个蚁巢内,雌蚁的数量总是比雄蚁多雌雄比可达1.10~5.25:1。雌蚁终年可以繁殖,寿命可达39周,尤其是当雌蚁过少或工蚁过多时,繁殖还可以加速。当蚁群过大时,随时可以分成新的蚁群,即由工蚁衔巢内的卵、幼虫至新的适宜的场所,便能建成新群。因此一个建筑物内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蚁巢和蚁群,这就加强了危害的严重性。此外,不同蚁巢的蚁群还可以混居,有内部自相残杀现象发生,造成幼蚁死亡过多。在室内,
小黄家蚁不但窃食各种食物叮咬人,而且还可以传播病菌。
台湾家白蚁
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是华南地区房屋建筑的大敌。家白蚁属于土木两栖型,喜温怕冷,好湿但怕水,喜暗怕见光,喜通风、木材集中的地方。
有翅成虫有分飞扩散繁殖新群体的特性,但是成虫的分飞跟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其幼龄群体发展,在15℃下根本不能产卵,甚至死亡;在20恒温下,虽然能少量的产卵,但是不能孵化;在25℃的环境中,虽然能产卵,但是不能孵化或孵化期延长,影响种群数量的发展,这就是家白蚁总是要选择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分飞的主要原因。除了温度的要求外还有对栖息地含水量的要求,以有利于繁衍后代。
一、综合防治的范围
大坝及两侧山坡150米范围和水库管理处房屋建筑物的有害白蚁种类。
二、防治措施
1.防治原则为先治后防、防治兼施。根据蚁害种类的实际分布危害情况,分别用粉剂、毒饵、水剂喷洒佐以挖巢并回填毒土相结合的措施消灭有生白蚁群体迅速控制白蚁危害。
2.选用低毒
残留时间相对长的药剂毒土处理挖巢部位,防治范围内用低毒药饵诱杀山坡、坝肩两侧、外坡草坪及与坝脚连接的山地附近林地、树木的白蚁,可以杀死大坝及周围环境的白蚁统幼龄群体,在两三年内又可以预防白蚁新群体的产生。
三、防治方法
1.灭杀法:直接用低毒的灭白蚁粉剂对有白蚁活动地方采用见蚁施药。被害物施药。巢内施药。
2.挖巢毒回填法:一般不提倡这种方法,但在坝肩两侧,不影响大坝安全的地方挖出蚁巢,毒土回填是消灭现有每群白蚁群体的方法。
3.诱杀法:用白蚁喜吃的食料制成的毒饵诱杀包,在白蚁活动区域内普遍投放,让其自行取食传染中毒死亡。
4.压力灌浆法:该法是在上述三种方法施工完成之后,定位对因白蚁造成破坏形成的空洞或疏松部位掺以药物调好的泥浆,从蚁路口或疏松部位灌进蚁路,副巢腔(菌圃)主蚁巢等空洞或疏松部位。
5.喷洒法:在全面采用.上述四法已有效消灭现有有生蚁群后,在大坝外坡可喷药的地段及附近150米范围内采用机动喷雾器,将药液普遍均匀喷洒在山坡、林地或建筑物周围的草丛空地的土壤里,让其自然渗透到30厘米深度。
6.开沟法:在大坝外坡两侧坝肩,开挖30X30厘米的浅沟,在沟中两侧和沟底喷洒药液,用药剂处理泥土后才回填,形成毒土沟,可以在两三年内阻止经处理过的环境部位入侵坝体。
打孔灌药
(1)施工位置:各水库大坝坝脚。
(2)施工方法:按排距-孔距=1米—1米呈梅花状密集布孔,用药液灌注浸透的方法建立毒土无蚁区。
(3)技术要求:孔深0.5米—0.8米,每孔灌注药液大于2升,分2—3次灌注。
(4)使用药物:氰戊菊酯乳油(原天鹰杀白蚁乳油)。
(5)药物浓度:0.4%。
5.药物灌浆
在大坝外坡对白蚁危害区域进行填充式药物灌浆治理。
(1)锥探布孔
A.孔距×排距=1m×1m,梅花状排列。
B.孔径约22mm。孔深0.8m—1.2m。(人工操作压进)。
C.选用平直锥杆,孔径误差±5mm,孔斜小于2%。孔深误差±10cm。
D.根据各水库隐患不同,各水库所布隐患点不同(具体项目量见各水库施工平面布置图)。
(2)填充灌浆
A.灌浆压力:约为0.05-0.10mpa。
B.选土要求:选取含沙量小的粘土(膨润土)制浆。
C.制浆要求:水土比例约为:1:1.2,泥浆容重约为1.3t/m3。
D.注浆工艺:注浆连续由下而上至孔口直至浆面不下沉“吃浆”为止。灌浆时把握“少灌多复、先稀后浓”的原则。
E.药物配兑:制浆时兑入灭蚁药物(天鹰杀白蚁乳油)。搅拌均匀,每m3泥浆含药量应大于0.2千克。
施工质量控制
(1)孔径误差小于±5mm,孔斜小于2%,孔深误差±10cm。
(2)记录、完整、及时、清洁、准确。
(3)控制泥浆配比性能参数制浆,并每m3泥浆含药量不低于0.2kg。
(4)“少灌多复”,灌浆压力约为0.1mpa。
(5)采用合格粘土(膨润土)制浆。
(6)浆液容量重为1.3—1.6t/m3。
(7)每孔复灌2—3次,直到不吸浆为止。
(8)文明施工,严格施工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水、土污染及人、畜、鱼中毒等事故发生。
7.防治质量效果
(1)大坝白蚁防治效果达到99.5%以上,周围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
(2)灌浆固坝效果达到。
(3)安全施工,项目施工中无安全事故。
①药械管理员严格按规定管理和使用药物。
②使用药物时,按规定管理和使用药物。
③药物施工时,不准吸烟,施工完毕洗手,洗脸。
④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钻注施工时,戴安全帽。
⑤遵守施工区车辆管理要求,杜绝车辆事故。
(4)环保施工,施工中严格遵守药品作用制度。
①使用国家药检部门容许使用的环保药物。
②药具回收,不准随意遗弃。
③配药用水及药器具不准在库内清洗,防止污染水库水源。
(5)指派专人负责做好项目日志,详细记录每日施工进度和效果。
(6)接受业主管理人员监督,及时协调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物资材料的采购按照要求的品种规格、型号、标号、数量等要求进行采购.
(2)与销售商建立物资材料的质量措施。
(3)物资到货后采购人员及时通知并协助仓库保管员做好检验的准备工作,对危险品检验还要准备必要的防护工具和应急措施。
(4)物资部检验人员或仓库保管员根据订货合同、物资部门的验收单及技术要求,对实物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外观质量、出厂日期、标识等一一核查。
(5)对于待验或检验、试验后进行判定的物资,物资部门要对其进行标识,防止转入下道工序。
(6)有下列情形的由质检部门进行复检:
①对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缺项和数据不清的。
②按规定要求进行复检的。
③有保管期限要求而超期的。
④无材质证明的。
(7)经试验和复检不合格的物资材料不得用于本项目中。
7.灌浆施工质量控制
钻孔将要达到预计深度时要注意钻取物,严格控制钻进深度,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灌浆过程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影响灌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将派专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项目施工前,由项目总项目师负责主持,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实施阶段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向施工、技术人员交代项目特点、施工工艺、技术方案、技术组织措施、规范标准、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安全措施等。
严格认真地进行技术复核,对复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避免发生错误造成返工而影响项目质量和使用。
建立健全质量检测和检验制度,坚持对施工过程主要因素实行质量控制点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把一切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