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白蚁防治公司
-
¥100.00
鼠毛多为灰黑色和灰褐色,也有黄褐、棕褐、红褐、红棕、沙灰以至棕色。有的鼠种腹、背两色;有的背部有纵纹;有的腹面有白斑。
鼠体的测量规定是:体长一从吻端到肛门;尾长一从肛门到尾端,不包括尾毛;耳长—耳壳基部缺口处到耳壳顶部,不包括耳毛;后足长—由跟关节到长趾的末端,不包括爪。以上测量常用于鼠种鉴定。头骨是鼠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包括颅骨和下颌骨两部分。颅骨应从颅背部、颅后部、颅侧部和颅腹部观察。在一对下颌骨上,长有下门齿和下前白齿、下白齿。下颚凭关节突与颅骨下颚关节突相接,关节突之前有喙突,后下方为角突。
牙齿也是鼠种鉴定的重要依据。啮齿目上、下各有1对门齿,兔形目则有2对前、后排列的上门齿。颊齿包括前白齿和白齿两部分,各鼠种颊齿数目和咀嚼面的形状不同,是鉴别的特征。牙齿数目以特定的齿式记载,以分数形式表示,分子表示上颚的一侧齿数,分母表示下颚的一侧齿数。如草原黄鼠齿式为:1、0、2、3/1、0、1、3=22,表示:上一侧有1枚门齿,没有犬齿,2枚前臼齿和3枚齿,共6枚。加另一侧6枚,上颚共12枚。同理,下颚一侧共5枚,加另一侧5枚,下颚合计10枚。上、下颚总计22枚。
灭治要点
1、检查蚁害十分仔细认真。
不但要检查已发现危害的木构件,更需细心检查尚未发现蚁害的部分,不让那些蚁害隐蔽的木构件漏网。
2、掌握施药时机。
黄胸散白蚁得分群往往出现在2、3月连续阴雨天,天气突然转晴,温度很快上升到20度以上(是初春的.个温升),气压下降到10134Pa下,一般在10061Pa时。
在一个地区,一般每年分群2~4次,施药掌握在次分群至后一次分群的后10天为好,以分群的当天施药效果佳。
3、选择佳施药地点。
4、施药要深、匀、散。
5、次年复查,连续施药。
由于散白蚁在某一区域往往存在多个群体,而其中有的当年并不出现分群孔与危害迹象,施药时极易被遗留。
三、堆砂白蚁的灭治
堆砂白蚁属于木白蚁科,堆砂白蚁属,全国订明的有9种,分布在北纬28度以南地区。
我国已发现堆砂白蚁的省、区计有台湾、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
堆砂白蚁主要危害是内木构件和野外林木、果树。
已发现寄生植物有:荔枝、椰子、榕树、枫树、若楮、紫薇等。
一)生态防治法
生态防治法是在建筑物、水利工程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交付使用的长时间内和一系列的种植业工作中,根据防治白蚁的要求,采取各项必要的措施或开展各项活动,创造不利于白蚁滋生的环境,使建筑物、土质堤坝和农林作物等免遭白蚁危害的一类防治方法。
(二)生物防治法
以自然界存在的种间斗争和白蚁与真菌的关系为基础,利用白蚁的天敌来防治白蚁和利用真菌指示物找巢的方法。
(三)物理机械防治法
利用人工、器械和光、热、电、声、波等物理能来防治白蚁的方法。
1、挖巢法 2、诱杀法(灯光诱杀有翅成虫、食饵诱) 3、热杀法 4、建砂粒屏障阻止白蚁穿越 5、生物物理学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高频和微波灭蚁、放射性同位素示综、利用声频探巢、利用电阻率探巢、用探地雷达探测白蚁巢)
白蚁危害防治策略
1.,统筹兼顾
白蚁危害具有隐蔽性、普遍性、破坏性、长期性的特点,它通过携带、分飞、蔓延等途径繁衍生息,发展种群。因此,本项目白蚁防治坚持以治促防,防治结合,节能环保,格式综合防治的方针,工作既要,又要统筹兼顾。每项工程检查时,对白蚁危害的严重区域作为,做到发现一个,消灭一个,不留后患,防止其有翅繁殖蚁群飞,发展新的种群,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又要根据白蚁自身的特点和特性采取相应的方法,对白蚁实行监控防治。,在房屋四周及绿化带安装监控装置,对室外进行引诱监测,加强后期维护。二是对房屋周边蚁源区进行防治,控制白蚁向房屋内蔓延,不断减少房屋内的蚁害风险。
绿色环保,经济
传统的白蚁防治方式,将高浓度、高残留、高计量的化学药品排放在自然环境中,它在防治白蚁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而且这种防治效果不可持续。一定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白蚁防治工作中“践行绿色防治,共筑和谐家园”的宗旨,选择绿色环保的白蚁防治新技术(监控技术),大限度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做到白蚁防治与县的生态环境、人们的健康相互和谐,互为共赢。同时注重经济的原则,运用佳的防治技术,选择合理的防治成本,确保防治效果的高性价比。
5.联防联动,齐抓共管
建立由业主、物业、监理方、防蚁方的统一监管,其他部门联动配合,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白蚁防治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控制白蚁隐患,确保房屋安全使用的工作格局。在白蚁纷飞期,改进或控制光源,减少有翅繁殖蚁趋光落向房屋内或区域内的概率。造成一个白蚁不易入侵,入侵后不易生存的良好环境,从而减少蚁患的风险。
白蚁危害防治施工方法
1.建筑主体外部白蚁防治:
(1)离沿建筑主体滴水线30cm外,相距100cm处,埋入白蚁地下监测装置,把建筑体内部白蚁引诱至地下装置内,然后施喷适量(0.25%氟虫腈粉剂)药物。
(2)沿建筑体滴水线内水泥混凝土位置,使用开孔器开60mm施药孔,施药孔相距100cm,高压向施药孔内注入足量(20%吡虫啉悬浮剂)白蚁防治药品,施药孔内药物会向四周渗透,白蚁防治药物形成闭环,起到隔离外部蚁源再次侵入建筑主体药物屏蔽网的作用。
(3)沿建筑体滴水线外非硬化位置,开挖30cm宽30cm深的白蚁屏蔽沟,高压向屏蔽沟内注入足量(20%吡虫啉悬浮剂)白蚁防治药品,一次施药完成后,填覆20cm土壤,再进行第二次施药,二次施药完成后将白蚁屏蔽沟的全部填覆,进行第三次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