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金丝垂柳,黄垂柳
-
¥230.00
优点: 一是、春夏季不飞柳絮; 二是、年生长量是普通柳树的两倍,一年可抽3-4次副梢; 三是、枝条与树干均光滑,且为金,观赏价值高。
扦插前将插条放入清水或流水中浸1-2天,然后取出剪成长10-15厘米的插穗插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还可以用单芽或单径节的插穗,插穗长5厘米,每根有1-2个芽或径节即可。短插穗只要加强管理,其生根和萌发枝条的能力与长插穗几乎没有区别。扦插时间一般在萌芽前进行。苗圃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重粘土及跑沙地不宜作为育苗地。苗圃地在冬季进行深翻,深度30厘米。扦插前每亩施基肥4000-5000公斤,或施腐熟的饼肥2500公斤,然后进行浅耕细耙,开沟作床,床宽2米。扦插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每亩插4400株左右。第二年隔1株间1株,使行株距变成60厘米×50厘米,以培育大苗。扦插时直接将插穗插入土中,注意不要倒插,深度与土面平齐或略高,浇水后土壤下沉使插穗顶部露出地面约1厘米即可。扦插后立即,以利于生根成活。
金丝柳是城乡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枝条盘曲,特别适合冬季园林观景,也适合种植在绿地或道路两旁。叶片和枝干经常在插花中被使用。用途广泛——该树种是用于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栽培、行道树、四旁植树、园林绿化、农田防护林的理想树种。
金丝柳的分布区域 金丝柳原产东北、华北、西北。浙江,江苏,山东,湖南,河南等地均有栽培。金丝柳生长势较弱,易衰老。金丝柳,雄株,乔木,幼干绿色,小枝生长在季节黄绿色,休眠期淡,披针形叶,叶长10.3cm,叶宽1.6cm。无性繁殖容易,生长快,一年生扦插苗平均高生长不低于2.0cm,金丝柳根系发达,生长快,对毒气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
扦插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以后,在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结合浇水刨埯施化肥。一般在6月上旬第1次施肥,以每亩10kg为宜,7月上旬第2次施肥,每亩15kg,8月上旬第3次施肥,每亩施肥15kg。苗木生长前期以施氮肥尿素为主,后期施适量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形成。苗高1m时可叶面喷肥,喷肥量每15k对0.1kg尿素,每隔15天叶面喷肥1次,连续喷2-3次,8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促进枝条木质化防止冬季受冻害。
插后水分管理 金丝柳树性喜湿润,要培育壮苗一定要水分供应。从扦插到生根关键的管理是浇水,使插条有充足的水分吸收,具体做法是:插后马上浇透水,7天后浇第2次水,10天后浇第3次水,以后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特别是在金丝柳树生根期(3-4月)及生长旺盛期(6-8月)要保持田间持水量为70%-80%,及雨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结,以利于插条的生根和萌条。为防止日光直射苗床上部要搭遮阴网及时喷水。每天从早7时至晚7时喷水要做到少量多次,叶面没有水滴时即喷。遇刮风天水分蒸发快还要加喷几次。这样大约1月左右即可生好根,此时要逐渐减少喷水次数,1周后撤去遮阴网进行炼苗。半个月左右便可栽往大田。
压实 插条萌芽前灌一次大水,然后用脚把插条周围的土踩实,这样有利于萌芽,提高成活率。 抹芽整枝 萌芽后,待芽长至10~15厘米时,选留1个健壮的枝条培育为主干,其余的全部抹掉。以后定期抹芽。及时剪除侧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加快主干形成。 施肥壅根 4月中旬,插条幼根形成后追施一次肥料,每亩用尿素10公斤趁阴雨天撒施。结合施肥除草,培土壅根。以后每40天施一次尿素或复合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扦插,宜早不宜迟。取生长健壮的1年生苗,用利刀截成10~12厘米长的插条,分级,50支一捆,排放假植在阴凉的地方,以防插条失水,影响成活率。按30×5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每亩约4500株。开好沟系,以便抗旱排涝。
金丝垂柳为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枝条下垂,,树姿优美,枝条颜色鲜艳(小枝生长季节呈黄绿色,休眠季节呈金)、抗病性强、且全部为雄株,春季不飞絮,无环境污染。发芽早,落叶迟,年生长期长;耐水性强,短期水淹没顶不致;喜光,不耐荫;较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湿润、深厚的土壤,但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水湿,在河边生长尤好;在土层深厚、地势高燥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萌芽力强,生长迅速。金丝垂柳可作冬季观枝干树种,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适应性强,适植于河岸、湖边、池畔,是重要的庭院观赏树种,也可作行道树和湖泊固堤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