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缓蚀剂反渗透阻垢剂成分分析
-
¥3.00
(1)对某县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采用二级DTRO 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 GB 16889—2008 表 2 中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要求
(2)充分利用填埋场垃圾堆体的生物反应器特性,采用浓缩液回灌进行消解和稳定污染物,是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一个经济可靠的处理环节。
DTRO是DT的一个分类,DT 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Disc Tube Module),分为DTRO(碟管式反渗透)、DTNF(碟管式纳滤)、DTUF(碟管式超滤)三大类,是一种专利型膜分离组件。该技术是针对高浓度料液的过滤分离而开发的,已成功应用近30 年。
DTRO基本介绍
一、组件结构
碟管式膜组件主要由RO 膜片、导流盘、中心拉杆、外壳、两端法兰各种密封件及联接螺栓等部件组成。把过滤膜片和导流盘叠放在一起,用中心拉杆和端盖法兰进行固定,然后置入耐压外壳中,就形成一个碟管式膜组件。
二、工作原理
料液通过膜堆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后通过导流通道进入底部导流盘中(如图2所示),被处理的液体以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180º逆转到另一膜面,再从流入到下一个过滤膜片,从而在膜表面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心,再到圆周,再到圆中心的切向流过滤,浓缩液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料液流经过滤膜的同时,透过液通过中心收集管不断排出。浓缩液与透过液通过安装于导流盘上的O 型密封圈隔离。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
(1)污染物成分复杂
由于垃圾组分复杂,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渗滤液的污染成分包括有机物、无机离子和营养物质。其中主要是氨氮和各种溶解态的离子、重金属、酚类、可溶性脂肪酸及其他有机污染物。
(2)有机物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中的BOD5和COD浓度高可达几万毫克每升,且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如有机氯化物、芳香族化合物、腐植酸等,导致COD中将近有700mg/L~1500mg/L难以用生物处理的方式去除。对于填埋场渗滤液,BOD/COD随着垃圾填埋年数的增加而降低,导致可生化性变差[3]。
(3)氨氮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和总氮浓度一般都达1000mg/L以上,对于填埋场渗滤液,氨氮随着填埋年数的增加而增加。
(4)重金属和盐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含量高
若原生垃圾中混有大量工业垃圾(污泥),可能导致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较高;受我国居民生活习惯影响,垃圾渗滤液盐分含量较高。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艺
3.1工艺总概述
基于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复杂性、高浓度的特点,常规处理技术和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3.2生物处理技术
在对COD浓度<5000mg/L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以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为适宜[4],诸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在对COD浓度>5000mg/L的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为适宜,诸如:厌氧生物滤池、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另外,还有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如:经济的SBR组合工艺技术。
3.3物化处理技术
能够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的深度氧化处理技术,如: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Fenton氧化法;投加无机盐或高分子物质的混凝处理技术以及膜处理技术。
很多工厂使用反渗透阻垢剂,是因为它能提高产水量和水体的质量,从而降低成本。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怎样选择反渗透阻垢剂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反渗透阻垢剂才能得到佳的效果。为此,笔者总结了几点选择反渗透阻垢剂的方法,供您参考。
,考虑水质。如果水质的变化比较大,要参照差的水质来选择反渗透阻垢剂。就反渗透阻垢剂的选择而言,水质变化不大,比较稳定的选择符合要求的就可以,尽量购买高纯度的产品。对于废水而言,其水质变化比较大,含有的污垢多,这时就要考虑购买多种成分的反渗透阻垢剂,利用各个成分的共同作用,达到净水的目的。反渗透阻垢剂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要快速地反渗透阻垢剂和结垢离子作用。如果水体中杂质含量太高,也会影响反渗透阻垢剂的效果。
其次,考虑纯度。对于单一成分的反渗透阻垢剂而言,浓度越高稳定的区间就越狭隘;对于复合型的反渗透阻垢剂而言,每一个成分的稳定区间都各有不同,很难提高产品的浓度。另外,反渗透阻垢剂的浓度越高,存放时就越容易发生变化,杂质的含量也会增加。
除此之外,了解反渗透阻垢剂的种类对于我们选择反渗透阻垢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反渗透阻垢剂有聚磷酸盐、聚羧酸等。每一种反渗透阻垢剂都表现出不同的除垢性能。近年来,也推出了不少无磷、没有任何环境污染的反渗透阻垢剂,目的就是减轻含磷的反渗透除垢剂带来的鱼虾大量死亡,海藻迅速繁殖的水体富养化现象。
反渗透膜是反渗透系统的关键设备,系统长时间连续运行时,水中钙镁等离子会不断析出并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形成结垢堵塞膜孔,这样会影响反渗透系统的出水效率,损坏反渗透膜。由于反渗透膜比较昂贵,所以在系统运行中,要增加一段加药系统,水处理设备在水中投加反渗透阻垢剂,延缓钙镁离子的析出和膜面结垢。
反渗透阻垢剂是用于反渗透(RO)系统及纳滤(NF)和超滤(UF)系统的阻垢剂,可防止膜面结垢,能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
阻垢剂的特点
1、很大的浓度范围内有效的控制无机物结垢
2、不与铁铝氧化物及硅化合物凝聚形成不溶物
3、能有效地抑制硅的聚合与沉积,浓水侧SiO2浓度可达290 ppm
4、可用于反渗透CA及TFC膜、纳滤膜和超滤膜
5、的溶解性及稳定性
6、给水PH值在5-10范围内均有效
反渗透膜的消毒杀菌方式a、氯化加氯、次氯酸钠或二氧化氯均可以,但应注意,对于聚酰胺膜给水脱氯,可采用活性炭吸附脱氯或加入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化学脱氯。b、异噻唑啉酮杀菌c、紫外线杀菌,常用于小型反渗透系统d、臭氧消毒灭菌五、膜的防垢技术措施按照结垢的顺序有: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硅络合物、硫酸钡、硫酸锶、氟化钙。而铝、铁或锰的氢氧化物一般应在预处理时沉淀析出,因而不会在膜上结晶。1、钠离子软化采用钠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可有效除去钙离子、锶离子、钡离子,可有效防止碳酸盐垢和硫酸盐垢,这种处理方法不改变水的pH值,适于中小型苦咸水反渗透处理。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碱只能除去钙离子、锶离子、钡离子的碳酸氢盐(暂时硬度),因此只是部分软化,同时水的pH值降至4~5,适于含高碳酸盐的水。
应注意:此种方法处理后的水的pH值变化范围为3.5~6.5,pH值的变化使脱盐率难以控制,当pH小于4.2时,无机酸的透过量会增大,产品水TDS(总溶解固体物)变高。为避免产品水pH值过低,可在脱二氧化碳后加入氢氧化钠。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1、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
A、在高流速下应具有脱盐率;
B、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C、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
D、能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
E、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
F、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