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柳树出售
-
面议
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叶互生,稀对生,通常狭而长,多为披针形,羽状脉,有锯齿或全缘;叶柄短;具托叶,多有锯齿,常早落,稀宿存。葇荑花序直立或斜展,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稀后叶开放;苞片全缘,有毛或无毛,宿存,稀早落;雄蕊2-多数,花丝离生或部分或全部合;腺体1-2(位于花序轴与花丝之间者为腹腺,近苞片者为背腺);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无柄或有柄,花柱长短不一,或缺,单1或分裂,柱头1-2,分裂或不裂。蒴果2瓣裂;种子小。多暗褐色。
“杨柳”一词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我国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该书《小雅·采薇》篇中便有这样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外,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不难看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明显地都是指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因为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叶圆、树高、枝挺,是绝无“依依”、“袅袅”之态的。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山东青岛地区孢粉分析得知,“在距今11000~8500年间,青岛胶州湾附近就有柳属植物。”柳树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早、分布范围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中国植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
柳树在中国北方常用来营造头木林,民众采用头木作业法周而复始地获取薪材或编织材料,是我国古人早认识并大量栽植的树种之一。在甘肃一些地方,人们将头木作业伐取的柳树枝干修整后,剥皮,埋入土水,再灌上水,几个月后待枝干周围的泥土发黑时,挖出枝干,阴干使用。经过这样处理的柳树枝干用作椽子,不翘不裂,不生蛀虫。在甘肃一些地方还发现另一种伐用柳枝的方法,不截除树冠,只伐取枝条,树干仍可以像正常树木那样生长,而且有意使树干倾斜,加上枝桩,很方便攀登作业。
穴植
可采取扦插造林,但是更多的采用穴植。穴植时注意:
1. 栽植苗木运到后行根系修剪,然后立即栽植。修剪时要科学合理,截口一定要平滑。土壤比较粘重时,栽植穴不应小于80厘米×80厘米×60厘米,如果为了后期减少被虫蛀,可以向穴中均匀的撒入敌百虫等药物,在生长中垂柳吸收水分时吸入药物成分,起到放虫的效果。
2. 将垂柳栽入树坑,栽植时不宜太深,在袋的四周填满好土,压实。
3.垂柳栽植完毕立即浇一次透水,将袋内浇满。等到水全部渗下去之后,紧接着浇第二次水。第二次也要路树坑全部浇满,并把倒伏的苗木扶正。有时,浇水后会将坑内的土冲走,如发生此类情况,可以再填些土,四周用土压实。实践证,通过连续两次每隔15天浇水,可供苗木四个月的生长需要(特干的土壤需要更多次浇水)。
4.如果遇到盐碱干旱的土壤,还需要利用吸水树脂高吸水性和高保水性的特点,在垂柳栽入树坑前在根部施用吸水树脂,达到根部保湿的目的,以满足生长成活需要。采用营养繁殖,成长快,可控制性别。但多代营养繁殖后,生长势衰退,易发生枯梢,早衰。扦插的采条母树应是优良无性系的壮龄树,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柳树种类多,容易杂交。杂种生长势和适应性强,易无性繁殖,可从天然或人工杂种群体内选择,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优良无性系品种;另外,也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获取大量树苗。以园林观赏为主的育种,应改良其枝叶及树形,提高抗污染、耐修剪整形的能力。
经济价值
树皮含鞣质;材质较旱柳差,可作器具和造纸原料;柳絮可填塞椅垫和枕头;枝和须根能除湿。诗中有云: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极易成活。 河柳枝皮的纤维可作纺织及绳索原料;枝条可编织提篮、抬筐、柳条箱及安全帽等。木材色白,韧性大。可作小农具、小器具与烧制木炭用。
柳树材质轻,易切削,干燥后不变形,无特殊气味,可供建筑、坑木、箱板和火柴梗等用材;木材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许多种柳条可编筐、箱、帽等;柳叶可作羊、马等的饲料;蜜源植物;为优美的观赏树种。
环境治理
瑞典通过栽培短轮伐期柳树矮林(以下简称柳树矮林)获得生物能源,其造林地主要是农地,所生产的生物量在地区供热厂中用于联合热电生产。
在生物能源生产的同时,柳树矮林还可起到清除污染物和治理环境的作用。瑞典已成功地将柳树矮林用于城市废水、垃圾沥出物、工业废水(如贮木厂喷浇原木后的废水)、下水道污泥和锯沫等处理,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来减少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和过多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植物整治。
山东国槐特种种植繁育基地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驻地,我公司现有苗圃600余亩,主要以自产自销为经营模式,以种植白蜡、速生白蜡、国槐、速生国槐、榆树、竹柳、垂柳,另可供速生杨、柽柳、法桐、枣树等当地所有绿化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