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贸战略下的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
-
面议
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814.5亿美元,比重达到2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增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已经开始影响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分析
1.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地域分布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东西部差距很大.2006年排名名的省份及出口比重分别为:广东(37.75%)、江苏(25.13%)、上海(15.65%)、天津(5.50%)、北京(4.08%)、浙江(3.63%)、福建(3.16%)、山东(2.27%)、辽宁(1.12%)、四川(0.34%).几乎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其比重总和达到98.29%,东西部高新技术出口极度失衡.即使在东部沿海省份内部,发展也不尽平衡.名的总和达到78.53%,后四名的比重总和也只有10%,出口比例非常有限.
2.出口品种过于集中
2006年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主要八大技术及出口比重的依次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79.9%)、电子技术(12.8%)、光电技术(2.5%)、生命科学技术(2.3%)、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1.0%)、航空航天技术(0.9%)、材料技术(0.5%)和生物技术(0.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技术领域,比重达到92.7%,占了绝大多数;但是从国际市场角度分析,这三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却呈现萎缩的趋势.而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出口比重却很低.
3.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产品附加价值低
从贸易方式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进料、来料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很低.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2006年出口额高达2458.2亿美元,占当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7.3%. 加工贸易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说明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技术产品仅为其他国家的代加工产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结果.
4.出口的企业主体类型失衡
从出口企业类型分析,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大,并已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06年外资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47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88.1%.相比之下,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规模很小,出口额仅为335.9亿美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外资企业是以外商资企业为主导,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的差异较大,其中国有企业进出口的增长均较为缓慢,私营企业增长迅猛.
5.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2006年,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及比重分别为:中国香港(24.62%)、美国(23.48%)、日本(6.66%)、德国(5.79%)、新加坡(3.92%)、韩国(3.24%)、中国台湾(2.53%)、英国(1.99%)、马来西亚(1.78%)、法国(1.46%)等.香港、美国和日本仍旧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大出口市场,比重达到54.75%.虽然一些新兴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开始增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但总体比例仍旧偏低.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探讨
1.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我国的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我国一直对国有企业大力倾斜,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相对充足,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造成企业创新机制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模式,科技人员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它们有自主创新的愿望和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实力的不足,在资金、人才方面的欠缺,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2.融资渠道不完善
高科技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全,融资渠道不畅,对于缺乏资金的私营企业,除了自筹资金以来,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种种原因,私营企业获得贷款困难,金额也有限,难以满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刚刚起步,风险投资占企业用于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比重还不到10%,投资风险仍主要由承担,其成长还难以满足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3.国际营销能力欠缺
国内企业很少开展国际营销,即使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展过,效果也都很不理想.由于国际营销能力的欠缺,很多科技型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只好为国外企业做代工(OEM-帖牌生产),从短期来看虽然可以维持企业的生产,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很不利,一个专为别人做代工的企业很难成为一个国际企业,而一个专为别人做代工的国家很难成为一个贸易强国.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及策略
1.培育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环境
应鼓励建立面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出口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允许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安排经营稳定、条件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和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多方筹集资金.
2.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措施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争取逐步按照法定税率退税,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设立海外市场开拓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家出口信贷保险规模,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提供更为便捷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制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所得税减免,加速折旧和研发投入等方而的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依法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专利专有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
3.创新国际营销理念
观念决定行为.目前,一些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还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观念的落后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因此,国内企业进行观念创新,尽快由产品观念向品牌观念、现代营销观念转变,重视产品研发前的市场研究和预测,根据对市场需求现状与趋势的研究预测,确定产品的功能、特点等.
4.创新国际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的创新是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关键.国内企业在开展国际营销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做好市场细分: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差别更大,合理的市场细分对于高新技术产品营销的成功也更加重要.进行需求培育: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多是产品推动型的,在产品投向市场时大多缺乏需求,所以对于市场的需求培育,非常重要.重视信息反馈:只有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才能了解到产品的缺陷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对产品进行改进,为营销的成功提供.
5.加强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之间人力资本的合作和协作,进行联合攻关,突破国外核心技术的封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内企业也可以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或协作,同时加大国外技术的引进力度,可已做到短期内迅速提升本企业技术水平,缩短技术研发周期.
东莞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硕峰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