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ISO14064认证,ISO双体系认证,职业安全体系认证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担任主任,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魏玉剑、SGS风险管理解决中心中国区总经理岳庆松担任副主任。评定成员包括来自国际认证、管理体系、碳交易等领域的共21人。评定工作将基于EATNS碳管理体系确定的碳管理体系业务发展规划,组织并推进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并在的指导下共同研究细分行业的碳管理体系标准及国际化实施路径等。

两依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的《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管理办法》、《碳管理体系工作细则》、《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工作细则》等规则成立。EATNS碳管理体系项目的评定工作严格依据上述制度文件而开展,有力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促进全国碳市场稳定发展。

王洪涛告诉记者,欧盟碳足迹管理,对背景数据集的评分规则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如果产品在欧盟成员国生产,地理代表性将获得好的1级评价,但如果采用了其他国家的数据集,将得到差的5级评价。据悉,背景数据集是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的主要基础性指标,一旦这项指标不能通过,也就意味着企业很难获得认证。王洪涛强调,本国的背景数据集可获得高评分,将使欧盟的碳足迹管理对本土产品发挥很好的保护作用。“欧盟在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产业的同时,必然要限制进口产品在本地抢占市场。”他说道。

同时,以建筑陶瓷、轮胎、热轧钢带、板材、纺织品等5类产品低碳认证技术规范、标准和实施规则研制为切入点,分析研究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在中国低碳产品认证中的适用原则,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产品认证技术规范、认证规则和认可规则,围绕提升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的国际采信度,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特点的低碳产品认证认可技术支撑体系。项目实施周期三年,预计于2016年完成。
  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该项目研究,将建立中国行业碳排放和碳减排核查技术体系,推动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从而促进相关行业和企业在能源构成、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管理,采用适用的技术,有效减少行业碳排放量, 促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提升,同时为国家实行碳排放量整体控制等政策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在建设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完)

7月19日,上海石化获得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组织(IAQG)颁发的AS9100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中国石化旗下的碳纤维产品,朝着航空航天工业应用的更高标准迈出关键一步。
上海石化2018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目前拥有3000吨/年原丝、1500吨/年碳纤维生产能力。今年1月,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后将扭转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依赖进口、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国产碳纤维应用的快速增长提供保障。
为推动碳纤维应用到民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上海石化坚持以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碳纤维产业发展。近两年,上海石化加快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立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开展AS9100D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上海石化发布航空航天质量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通过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检验,经过现场审核及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组织的终确认,获得AS9100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绿色发展,率先建成长三角绿色认证区,结合《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合作框架协议》相关要求和示范区实际,特制定该方案。
记者获悉,该方案的主要目标为,到2023年,示范区率先发布一批绿色产品、绿色服务标准,试点推进一批绿色服务认证项目,制定出台一批支持绿色认证、加大认证结果采信的配套制度,形成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商协作的良好工作机制。长三角绿色认证区建设初见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到2025年,示范区在绿色认证推广应用、覆盖领域、结果采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配套制度政策健全完善,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涌现一批具有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的绿色产品、绿色服务,选树一批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的单位。示范区内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行业、领域绿色认证参与度显著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处于国际国内水平,绿色生产生活的氛围浓厚,消费者对生态绿色生活的获得感显著增强。长三角绿色认证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相关经验在长三角部分地区推广。

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各国采取强化行动,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推进减排承诺的落实。与此同时,以低碳为议题的大国博弈持续加剧。欧盟已初步形成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拟根据出口到欧盟商品的含碳量对其关税进行调整,保护欧盟企业的竞争力;美国也表示考虑征收碳边境税,英国正在推动形成西方七国的碳边境税措施制度,日本试图建立欧美日三方框架。2021年11月,在联合国第26届气候大会上,近200个缔约国经过激烈讨论,终达成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初步构建了全球碳交易框架。

低碳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从排放端入手实现节能降碳,另一方面则要扩大碳汇、增强碳排放吸收。相较于直接减排,碳汇相关机制体制建设仍有明显短板。过去,国际国内碳市场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等方式将碳汇纳入碳交易,但也长期存在投入资金不足、监测核证困难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积极推动全球碳交易、应对碳关税挑战、加强碳汇相关制度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下一条:连云港ISO14064:2018换版与旧版的区别(一龙条服务)
苏州翼企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ISO14064认证,ISO双体系认证,职业安全体系认证”详细介绍
苏州翼企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主营:iso体系认证,iso9001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14064认证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CE欧盟认证信息

最新信息推荐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