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邦地巾热力消毒洗衣机,地巾清洗消毒解决方案
-
¥16800.00
卫生级隔离式洗脱烘一体机系列产品,侧进前出洗烘机适合制药厂洁净区,在一台机器中洗涤消毒烘干,减少了从洗衣机中取出再装入烘干机的工序,节省人工,降低成本。产品的热风是从滚筒前门直接进入滚筒中,直接与衣物接触,被衣物吸热后的无用的热风才经过滚筒壁的孔排出去,机体被升温全部用的是废热。一项技术的节能效果就达到30%多,节省烘干时间30%。对空气的扰动时间短也更环保,实现了自动卸料的技术。
用于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及医院的手术衣洗涤,符合WS310的要求,并可以选择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向管理中心提供可追溯证据,并可选择水质自动调整功能。本机的面板简洁,全部采用不锈钢,容易清洗和保持洁净。
软器械清洗消毒烘干一体机(简称软器械洗烘一体机)集隔离(双扉)洗脱和烘干功能于一体;满足WS310的要求,具备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并且满足WS/T508的要求;适用于医院楼层、生物工程、制药企业、软器械的试验等小规模使用。
1.采用“触摸屏+手动键”双操作控制器,双备份操作更可靠。中文人机对话操作界面,用户可自行编制程序;
2.国内外的A0值实时监测专利技术,A0>600用于一般科室;A0>3000(加热90℃,程序号为9)用于高温消毒乙肝病毒HBV等;直接设定为程序供操作者选用,确保消毒效果比人工更可靠;
3.水质监测和调整,满足WS/T508和WS310的要求(选配项);
4.可追溯——是软器械消毒的基本要求,可追溯项目满足消毒供应中心的开放要求,包含:程序参数,运行参数,A0值,水质监测项目,终末漂洗水质,以及WS310.1-2016,4.3.3的要求等。
院企合作消毒供应中心
为更好迎合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消毒供应从业人员创新合作模式,依据医院实际需求了院企合作的消毒供应模式,具体又可分为院企共建消毒供应中心和院内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
院企共建消毒供应中心
又称为PPP模式,是指为提供消毒供应服务,/医院与企业形成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也称之为公私合营,如南京市人民医院与南京洁圣灭菌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CSSD。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签订协议且全程参与。
所属主体:医院和企业共有
审批取证:《消毒供应中心(室)合格证》
服务主体:本院、医联体
执行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WS310.1、2、3
主要特点:建设成本低、运营效率提升、风险共担、周转频次快
院内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简称为TSSC)可分为院内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院外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又称为医疗消毒供应中心,MSSC)两大类,其中院内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又因医院现状及双方权利义务不同,大体有院内企业投资建设和院内企业托管消毒供应中心两类,具体如下:
▶︎ 院内企业投资建设
为此医院量身定制消毒供应中心,院内CSSD项目。由社会资本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一般企业在与医院核算服务费时,将由医院提供的水、电、气等费用不包含在收费核算范围内。
所属主体:企业所有
审批取证:《消毒供应中心(室)合格证》
服务主体:本院、医联体
执行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WS310.1、2、3
主要特点:建设成本低、运营、质量提升、转嫁风险、周转频次快
▶︎ 院内企业托管
目前市场存在的有全托管和运营托管,因涉及国有资产处置问题,全托管模式一般更适用于私立医院,运营托管较适用于公立医院,即企业利用自身的人力成本控制、运营、企业化管理。
所属主体:医院所有
审批取证:《消毒供应中心(室)合格证》
服务主体:本院、医联体
执行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标准、WS310.1、2、3
主要特点:运营成本低、,周转频次快、风险转嫁
肺炎期间,国际健康驿站洗涤中心处理隔离酒店布草的过程中,对人员防护、布草管理,交接场所,包装容器、运输工具、生产设备、工厂环境等防护、消毒的管理要求。
工作人员操作要求1、污布草收集酒店布草工作人员,用黄色塑料袋或水溶性胶袋将污染布草按颜色、品类(如:床品、地巾、毛巾)等做好分类打包(装载量不得超过胶袋容量的3/4),用扎带密封后集中放置在区域。严禁将垃圾杂物混入污布草包装内。
区域集中接收污布草,工作人员在污布草交接单签字确认,在安全距离内协助做好作业区周边警戒,避免无关人员靠近。交接污染布草应尽量在户外空气流通的区域进行交接,交接布草的过程中应避免雨水淋湿布草和包装,引起滴漏。3、安排专人在清洁区域集中接收净布草,并核对交接单签收。
开辟立的密闭通道、区域和隔离式洗涤设备用于开展布草的洗涤。运输污染性布草的车辆到达后,布草应从立的密闭通道送往洗涤区域。
通道和洗涤区域应设置应符合“三区两通道”原则,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有物理屏障密闭隔离。污染区和清洁区应分别配置立的新风系统,污染区空间成负压状态,新风系统出风口应配置过滤器,清洁区进风口和污染区出风口距离应大于10m。工作流程应由污染区到清洁区,不交叉不逆行,缓冲区应设有更衣室和临时医疗废弃物收集桶等。
清洁区应设有布草的储存和发放间、清洁器具的存放间等。清洁织物存放架或柜面应距离地面高度20-30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大于或等于50cm。“三区”应标示清晰,通风采光良好。工作人员应从清洁区穿戴个人防护后,进入缓冲区和污染区工作。
布草洗消服务要求人员健康要求所有参与布草洗消工作人员,均须完成第二针接种,按防控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每天两次以上检测体温。
资料管理与保存要求1、洗涤中心的各项相关制度、微生物监测报告、病毒检测,以及所用消毒剂的有效证明(复印件)等资料应建档备查,及时更新。2、使用后污布草和清洁布草收集、交接时,应有记录单据,记录内容应包括酒店名称、布草品类、数量、交接时间等信息,并有交接人员签字,供双方存查、追溯。日常质检记录、交接记录、人员健康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
医院内被隔离的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后,或者被患者血液、体 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具有潜在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
管理要求:
1.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
2.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箱)宜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有条件的医院可使用水 溶性包装袋。
3.水溶性包装袋的装载量不应超过包装袋的三分之二,并应在洗涤、消毒前持续保持密封 状态。
4.脏污织物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或包装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盛 装;其包装袋和包装箱(桶)应有文字或颜色标识。
5.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包装袋应扎带封口,包装箱(桶)应加盖密闭。
6.用于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布袋和包装箱(桶)应一用一清洗消毒;医用织物周转库房或病 区暂存场所内使用的存放容器应至少一周清洗一次,如遇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新的技术规范》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清洗要求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的织物,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机械洗涤消毒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
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人洗涤设备内。
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洗涤设备的消毒
感染性织物每次投放洗涤设备后,应立即选用有效消毒剂对其设备舱门及附近区域进行擦拭 消毒,消毒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新的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水溶性包装袋时可不作消毒处理。
感染性织物若选择冷洗涤方式洗涤,工作完毕后,应对其设备采取高温热洗涤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将水温提高到75°C、时间>30min或80°C、时间>10min或A。值>600。
在2018年06月11日国家医政医管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等三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11号)文件中《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对于软器械的定义:可阻水、阻菌、透气的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穿戴、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
2017年09月0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的“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文件中,14大类(14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中14-13中类(13手术室感染控制用品),14-13-01( 1手术单)中有明确定义:手术单等为Ⅱ类医疗器械;14-13-05( 05手术室用衣帽)中有明确定义:手术衣为Ⅱ类医疗器械、洁净服为Ⅰ类医疗器械。
YY/T 0506.1-2005《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中有如下定义:
手术衣的定义为:由手术人员穿着以防止感染原传播的长袍。
手术单的定义为:覆盖病人或器械以防止感染原传播的织物单。
洁净服的定义为:设计的服装,使穿衣者携带感染原的皮肤污垢通过手术室空气对手术创面的污染降至低限度,以减小伤口感染的风险。
注 :与手术室通常所穿的手术衣不 同,洁净服是用于降低 由人员造成的手术室空气污染。
通常来讲,洁净服根据各医院使用习惯的不同,还有其他名称,如:刷手衣、洗手衣、内穿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