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联系人刘工号105081629公司名 曲阜市中源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石碑的碑记基本为三类:
一是介绍该寺历史,包括初建、重建时间,高僧、官员和文士在此修持、游览及其歌赋;
二是刊刻公示该院制度;
三是公布四方信士在寺院兴建或重建中布施者姓名及金钱数目。
有的寺庙还有图碑,刻录该寺的平面图。
有的千年古刹还把历代石碑包括已废毁的寺庙内石碑集中在一起,形成碑林。
![](http://oss10.huangye88.net/live/2022/12/15/e086d2fc6a4cd063d18d147c2555d86a.jpg@4e_1c_750w_750h_90Q)
寺院布局的变化展示着寺院文化的发展脉络,先说“寺”的来历:寺,这个词初是中国古代官署的称谓,比如大理寺、鸿胪寺等等。东汉初年,汉明帝将迎请来的两位西域高僧和一批驮经书的白马安置在鸿胪寺(当时的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外事办),并且将鸿胪寺改名白马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了佛教道场的名词。中国佛教寺院随着历史的推移,其布局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寺院初是以塔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塔、殿并重,后转变为以佛殿为主体的格局。
![](http://oss10.huangye88.net/live/2022/12/15/f9b31985edf00ecfed5c775032184ae3.jpg@4e_1c_750w_750h_90Q)
中国传统建筑在规划布局上强调天与地的协调统一,这一点在园林艺术中也有所体现,随着我国以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且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的影响,中国传统寺院的选址讲究依山而建、面水而居,寺院内环境幽静、林木葱郁,这是中国传统园林营造中受推崇的“曲径通幽”的意境,其核心思想是“无念为宗”、“心外无佛”,强调心念的作用,强调个人的修行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