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脉冲清灰袋式除尘器PLC自动控制
-
¥8660.00
滤尘机制
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滤料阻留下来,透过滤料的清洁气流由排出口排出。沉积于滤料上的粉尘层,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落入灰斗中。
袋式除尘器的滤尘机制包括筛分、惯性碰撞、拦截、扩散、静电及重力作用等。筛分作用是袋式除尘器的主要滤尘机制之一。当粉尘粒径大于滤料中纤维间孔隙或滤料上沉积的粉尘间的孔隙时,粉尘即被筛滤下来。通常的织物滤布,由于纤维间的孔隙远大于粉尘粒径,所以刚开始过滤时,筛分作用很小,主要是纤维滤尘机制——惯性碰撞、拦截、扩散和静电作用。但是当滤布上逐渐形成了一层粉尘粘附层后,则碰撞、扩散等作用变得很小,而是主要靠筛分作用。
一般粉尘或滤料可能带有电荷,当两者带有异性电荷时,则静电吸引作用显现出来,使滤尘效率提高,但却使清灰变得困难。不断有人试验使滤布或粉尘带电的方法,强化静电作用,以便提高对微粒的滤尘效率。重力作用只是对相当大的粒子才起作用。惯性碰撞、拦截及扩散作用,应随纤维直径和滤料的孔隙减小而增大,所以滤料的纤维愈细、愈密实,滤尘效果愈好。
结构型式:1、按滤袋的形状分为:扁形袋(梯形及平板形)和圆形袋(圆筒形)。
2、按进出风方式分为:下进风上出风及上进风下出风和直流式(只限于板状扁袋)。
3、按袋的过滤方式分为:外滤式及内滤式。
滤料用纤维,有棉纤维、毛纤维、合成纤维以及玻璃纤维等,不同纤维织成的滤料具有不同性能。常用的滤料有208或901涤轮绒布,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经过硅硐树脂处理的玻璃纤维滤袋,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50℃,棉毛织物一般适用于没有腐蚀性;温度在80-90℃以下含尘气体。
选型因素:
1.处理风量:袋式除尘设备的处理风量满足系统设计风量的要求,并考虑管道漏风系数。系统风量波动时,应按高风量选用袋式除尘器。
高温烟气中应按烟气温度折算到工况风量来选用袋式除尘器。
2.使用温度:袋式除尘设备的使用温度受以下两个条件的制约。
3.气体的组成:气体的含水量,决定了露点的高低。在考虑被处理气体中含有可燃性、腐蚀性以及有毒性气体时,掌握气体的化学成分。而一般情况下,则可按照处理空气来选用袋式除尘器。
4.烟气含尘浓度:烟气的入口含尘浓度对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清灰周期、滤料和箱体的磨损及排灰装置的能力等均有较大影响,浓度过大时应设预除尘。
5.粉尘特性:(1)附着性和凝聚性 这一属性对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效果和除尘效果有较大影响。
(2)粒径分布粉尘中的细微部分对于袋式除尘设备的除尘效果和压力损失影响较;而在入口含尘浓度高和粉尘硬度大时,粗颗粒粉尘对滤料和壳体等的磨损影响较显著。
(3)粒子形状 通常在过滤特殊形状的粉尘时,才考虑此因素。例如纤维性粉尘,因容易凝聚成絮状物而难以被清离滤袋,因而袋式除尘器应采用外滤式,适当降低过滤风速,并采用特殊清灰措施。
6.设备阻力:每一类袋式除尘设备都有其一定的阻力范围。但选用时可能需根据风机能力等因素做适当的变动。此时应对过滤风速、清灰周期做相应的调整。
7.工作压力:一般情况下,要求袋式除尘设备的耐压度为3000~5000Pa(约300~500mmH2O),当采用罗茨鼓风机为动力时,要求耐压度为15000~50000Pa(约1500~5000mmH2O),在少数场合(例如高炉煤气净化),要求的耐压度超过105Pa。
8.工作环境:室外安装袋式除尘设备时,应考虑相应的电气系统及采取防雨措施。袋式除尘设备设在有腐蚀性的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中,或者在海岸近旁或船上,则应仔细选择除尘设备的结构材质和防腐涂层。